•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哈曼:我喜歡沿著南昌路一路騎行,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上海 | 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82)

2021-06-28 17:46: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新民晚報社共同策劃,歷時半年精心製作了《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百集融媒體系列産品。

  100位在滬的外國人,講述他們在中國、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聞所見所感,第82期邀請的是來自荷蘭的哈曼。

  《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第82期

  姓名:Harmen Dubbelaar

  中文名:哈曼 達布拉

  國籍:荷蘭

  職業:大倉日航酒店管理公司專務執行董事、中國區總經理

  32年前,當荷蘭人哈曼第一次選擇來上海工作時,他的家人、朋友,還有大學同學,都不約而同地問他:為什麼不去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為什麼選擇去上海?如今,那些曾經向他發出疑問的人,無不為他當年的選擇豎起大拇指。

  “這30多年的變化,

  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當時並不是很多人都有興趣來這裡工作,開始新的事業,邁出新的一步。現在人們的想法完全不同了。”哈曼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把他在中國、在上海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告訴遠在荷蘭的朋友,且不無驕傲地説:“我認為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這不僅僅是一個我工作謀生的城市,也是一個讓我感到賓至如歸的城市,在這裡我可以培養我的興趣,可以繼續在我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上海于他,是一個真正特別的地方。他的兩個女兒都出生在上海,大女兒目前在上海從事設計師的工作,小女兒則在中國香港工作和學習。

  其實,32年前,第一次來到上海,哈曼便愛上了這座城。當時他便感受到這裡有一股蓬勃的生機,“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一一實現。”他尤其對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印象深刻。

  5年前,哈曼第二次來到上海工作和生活。如今的上海,已成為一座世界級的大都市。“無論是人們的生活品質,還是年輕人的受教育機會和工作機會,上海這30多年的變化,我認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喜歡上海,

  還因上海保留了“舊”

  哈曼喜歡騎行,他認為這種方式更貼近這座城市。“上海有美麗的建築和高樓大廈,有的有幾百米高。但實際上,如果放低視線,看看那些街道,就能了解上海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們做些什麼,他們的幸福指數,他們臉上的笑容,這些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快樂的城市。”

  所以,在哈曼看來,上海是一個很好的居住地,不僅僅對於像他這樣的外國人。哈曼喜歡上海,還因為上海保留了“舊”,比如小巷。“淮海路及其周邊小巷,比如南昌路或雁蕩路,就擁有非常獨特、非常古老的店舖,它們世代相傳,我認為把這些老店留在這裡很重要。它們是上海的老藝術品,擁有獨特的味道。上海不斷創新,但上海也尊重這些擁有歷史積澱的老産業,新舊結合使上海成為獨特的城市。”

  讓遊客對這座城市

  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上海,哈曼最愛的騎行路段是南昌路。他眼中的南昌路,像是建築史和上海城市發展史中的神秘之地。他喜歡一路沿著南昌路騎行,因為那條街很漂亮。有時,他會沿著南昌路經過大同幼兒園,去新天地附近的中共一大會址。他喜歡這樣了解上海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深入了解後,學著去分享,從而更好地欣賞上海。對這條了然於心的騎行路線,他還發現了與更多人分享的好辦法。

  早在今年年初,他便和團隊開始討論花園飯店可以做些什麼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今年6月,哈曼離開了他工作5年的花園飯店(上海)總經理崗位,接受總部新的安排,擔任大倉日航酒店管理公司專務執行董事、中國區總經理。而在新的崗位上,他又開始了紅色微旅行的項目。“我們正與錦江飯店和新錦江大酒店一起參與這個城市紅色微旅行項目,一起招募、組織客人參與週六下午的紅色微旅行,讓遊客對上海這座夢幻般的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

  哈曼一直慶倖自己身在上海,“我很幸運30多年前便有機會來到這裡,我認為上海將繼續繁榮。”

  百集融媒體系列産品火熱更新中

  每天一集短視頻+一個故事

  持續100天

  請繼續關注

  採訪統籌:胡彥珣

  文字:唐戟

  視頻:張劍

  攝影:孫中欽

  海報:董春潔 陳莉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