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百集微紀錄紅色檔案|77年前 毛澤東為何要求全黨學習《甲申三百年祭》?

2021-06-27 09:4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1944年是農曆甲申年,52歲的歷史學家郭沫若潛心月余寫就了一篇近兩萬字的史學論述《甲申三百年祭》。文章依託大量史料,剖析了李自成如何因驕傲懈怠在短短40余天內便功敗垂成。

  3月19日,《甲申三百年祭》開始在重慶《新華日報》副刊上連續刊載。一石激起千層浪。文中的論述被國民黨反動政府認定是在“影射當局”,馬上組織專人撰寫社論圍攻責難;而身處延安土窯洞中的毛澤東卻從中讀出了另一番警示與深意。他要求《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要在《解放日報》上全文轉載並印發單行本。隨後,該文還作為整風文件印發全黨學習,提醒黨員幹部“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度,萬萬不可衝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離開西柏坡,啟程遷往北平。出發前,毛澤東笑稱這是“進京趕考”,他還特別補充道:“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時間為證,在“不當李自成”的這場考試中,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家,交出了一份為人稱道的答卷。而來源於此的“趕考”精神,仍在時間長河中不斷傳承與發展。“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趕考路上,中國共産黨人不因功績而自滿,不因安穩而鬆懈,砥礪前行,永不止步。

  (中央電視臺 中央檔案館聯合製作)

  

  紅色檔案丨《永遠在路上》系列>>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