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權“戰場”,中國永遠不會輸

2021-06-26 13:14:00
來源:中國網 丨
字號

  國務院新聞辦24日發表的《中國共産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偉大實踐》白皮書,充滿信心地展望: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中國人民的各項權利必將得到更高水準的保障,中國人民將更加享有尊嚴、自由和幸福。到那時,世界將因中國而更加繁榮發展,中國必將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詳實、厚重的中國人權白皮書,不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人權的滄桑變化;無異於人權史書,記載了中國人權的發展歷程;又恰如一座豐碑,鐫刻著中國人權的曠世偉績。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來,從昔日嘉興南湖上的一葉小舟,到今天引領民族復興的巨型航輪,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始終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國共産黨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血肉相融、從不分開。中國共産黨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和新時代實踐中,書寫了中國人權事業的輝煌篇章,見證了中國人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艱辛歷程。歷史表明,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中國人權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和中國人民享有更加充分人權的根本保障。

  人權不是空洞的説辭,有著實實在在的內涵,它是自由、民主的表徵,是尊嚴、幸福的折射。試想,“三座大山”壓迫下的中國人,除了物質上的匱乏、精神上的貧瘠,還要面臨病疫的折磨。鼠疫、天花、霍亂等疾病,不斷褫奪人民群眾的生命。生命不保、人權焉附?舊中國每人平均壽命僅有35歲。新中國成立時,在全國5.4億人口中,文盲率高達80%,小學實際入學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僅有11.7萬人。毛澤東曾經指出,“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一個連生存權都無法得到保障的民族,遑論其他基本權利的享有。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解放和幸福而奮鬥,恪守尊重和保障人權執政方略,不斷築牢人民當家作主根本制度,促進各項人權全面發展,依法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推動世界人權事業不斷取得進步。如今中華民族實現了整體告別貧困的千年夢想,全面小康社會如期建成,中國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所有這些,就是中國人權進步的生動注腳。白皮書暢想的美好未來,為中國人權事業邁上新高度、步入新境界,打上了靚麗的底色。

  人權不是意識形態,它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文明成果。中國對人類人權事業的傑出貢獻,就是堅持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人權,堅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因此,中國才會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

  任何時候,人權都不能淪為工具,淪為霸淩主義、長臂管轄的藉口,淪為干涉別國內政的理由。西方某些政客,最喜歡將人權挂在嘴上,推行所謂“普世價值”。照著他們開出藥方實施顏色革命,帶來的不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社會進步,而是政局動蕩、社會分裂乃至國無寧日,此類教訓舉目可見。當普羅大眾淪為難民,當無辜百姓陷入災難,當鮮活生命枯萎凋零,所謂人權,就是對人權的輕慢與嘲諷。奉勸那些熱炒人權的人,把心思真正用在本國人民真正享有人權上,別再出現“我無法呼吸”的絕望吶喊,別再眼睜睜看著新冠死亡病例不斷增長不見拐點。人權戰場,中國永遠不會輸。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中國,一定會合力打造出更高水準的人權保障。(責任編輯:樂水)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