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廣西:下山進城,農民變工人
央視網消息(記者 田宏):從大石山區的土坯房到現代化的高樓社區,從崎嶇的土路到整潔的街道,從乾旱少雨飲水困難的山區到24小時供應自來水的搬遷新居,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新市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小區廣場的舞臺上壯、漢、瑤、苗等各族群眾在放歌跳舞,周邊社區服務中心、便利超市、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搬遷戶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正如“隆安”其所寓意:興隆發達、長治久安。
“為讓搬遷群眾能更好得融入新生活,我們承諾,讓搬遷戶在城裏有一個家、子女有一個學位、每家至少有一個就業崗位。”隆安縣副縣長陳晨苗介紹,“隨著這三個“一”的實現,我們也完成了縣城的開發,促進了縣城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下山進城,農民變工人
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做好震東集中安置區5847戶、24423人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工作,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增收的問題,隆安縣後續産業上下了大功夫,助推農民變身産業工人。
與老縣城僅一江之隔,震東集中安置區早在規劃上就明確是縣城新區一部分,落地在該片區核心區域,距産業園僅兩公里,與老城區融為一體,和産業園形成産城融合。
以前只能在村裏帶小孩的蘇榕妹,搬遷後來到工廠裏已經工作3年多了,“每天工作8小時,騎車10多分鐘就能到家,來這裡工作後學習了很多,每月能有3000多的收入,還有五險保障,挺滿足的。”
“10年前沒有這樣的好機會啊。”同樣在工廠工作的“90後”韋增感觸更多,“以前家裏會漏雨,能耕種的土地少,靠種玉米等農作物就夠自給自足。”因此,從2008年開始他就去深圳打工了,“搬來這裡後,不再發愁生活問題,只要你想工作,就一定有機會。”靠著勤奮上進和業務精進,韋增已經在廠裏的發泡組當副主管了,父母也在打零工,一家人收入翻了兩三番。
震東集中安置區以扶貧車間作為産業對接、産業扶貧的抓手,以勞動力密集、配套完善、政策優惠等多種優勢,引入57家企業,其中扶貧車間28家,鼓勵企業吸納搬遷群眾務工就業,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基本滿足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創業需求。
在家接單,送工到點
“以前在村裏種香蕉、南瓜,現在年紀大了也學不會其他的,也發愁過怎麼在城裏生活。”年近50歲的馬黨成從古潭鄉振義村搬遷到震東集中安置區後,也曾擔心過搬遷後的生活。“通過社區裏“小梁送工”的安排,每天我們在家就能收到農基地招工資訊,還是我們熟悉的剪枝、摘果等農活兒,社區安排專車接送,按天算錢,從不拖欠。”
像馬黨成一樣,50歲左右仍習慣幹農活的搬遷戶,普遍存在技能低、進廠難、找工難的就業難題。在震東集中安置區,這樣的無穩定就業群體就有800多人。
震東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安置區就業服務站站長梁佳主動尋找農業基地等,一方面收集企業各類用工資訊按需篩選,另一方面將務工人員資訊按技能梳理分組,做好無縫銜接,提高企業用工效率。
“每天早上5點我們就開始組織工友集合由專車送去基地。”安置區就業服務站站長梁佳介紹,“通過近一年的運營發展,目前服務站已經組建了8個小組,每日幫助搬遷群眾增收100—300元,也有部分工友從短期工轉為長期合同工的。”據介紹,就業服務站通過“企業派單、居民點單、社區送單”的模式,先後組織380批28000多人次到縣內農業企業基地務工,有效解決了“50、60”群眾就業問題。
“這樣的務工方式比較自由,可以自己選擇出工時間,我們夫妻倆也能輪著照顧家裏。”解決了疑慮,馬黨成對於搬遷後的生活有信心有幹勁,憑藉自身經驗又有責任心,現在他已經是負責組織工友的帶隊小組長。
針對60至80歲仍有就業意願的老年居民,安置區還開設了夕陽紅幸福工坊,工坊內提供手工插花技能培訓、生産加工等,每天有近40人在場內進行生産,也可以選擇在家加工製作。“每天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空閒時間就來這裡,一天能做100多支手工花,有活幹挺好的。”63歲的韋鳳香搬來這裡兩年多,工作的同時還認識了很多新鄰居。
安置區積極組織多部門聯動,通過開設就業服務站、與農業企業有效協作等方式,不僅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也實現了勞動力就業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