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貴州探索安置社區治理:從故土難離到安居樂業分幾步?
央視網消息(記者 田宏):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成山高坡陡、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
寫好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192萬貧困人口搬出大山以後,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成為關鍵問題。記者深入畢節市織金縣、黔西南州晴隆縣,實地走訪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如何讓搬遷戶從靠山吃山到勤勞致富,從故土難離到安居樂業,地方探索出新經驗。
服務群眾
——辦實事,打通社區工作“最後一公里”
“這雙35元的草鞋獨特之處在於都是由我們惠民街道60歲以上的老人家手工編織而成,做工細緻……”聚光燈下,手機螢幕前,23歲的秦嬌嬌坐在織金縣惠民街道的直播工作站,流利地介紹著社區扶貧工廠的扶貧産品,從江蘇的師範院校畢業後,和許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不一樣,她選擇回到貴州織金縣的搬遷新家,每兩天做一場直播,一個月能收到3000多元。
從少普鎮大寨村走出的她説:“這份工作讓我很有成就感,幫扶貧産品找銷路,就能帶動更多人有工作。”對於未來,她充滿信心,雖然計劃繼續考研深造,但始終堅持留在織金,助力家鄉建設。
秦嬌嬌所在的惠民街道是織金縣移民安置區,下設惠澤、惠民、恒大3個新型社區,安置貧困戶4958戶22438人。如此龐大的搬遷人口,人員結構雜、居民需求多、管理服務難,統籌好易地扶貧搬遷戶入住、生活、就業、就學、醫療及後續保障工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打通社區服務“最後一公里”。
安置區如何建立基層綜合治理體系,離不開每個社區精細化管理,惠民街道辦事處主任周坤向記者介紹:“惠民街道三個社區109棟樓,以樓棟為單元,在搬遷群眾中選出專職樓棟長109名,他們負責走家入戶反饋每戶家庭情況,形成網格化覆蓋全街道。街道還設有綜治指揮中心,接收居民反饋,安排跟進處理。”
在家門口,秦嬌嬌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基於樓棟長宋小敏日常對所覆蓋的48戶100多位鄰居每週至少一次的入戶走訪詢問,及時將影響居民生活的難題如家庭就業、醫保情況,或是房屋漏水、安全衛生等資訊逐戶錄入“平安貴州”APP並上傳至“惠民街道綜治指揮中心”。在宋小敏的介紹下,秦嬌嬌的父母也在外務工有了穩定的收入,一家人年收入達10多萬元。
惠民街道宣傳辦工作人員周青介紹説:“每天綜治中心會收到務工需求、疏通下水等資訊上百條,需要及時解決的生活難題,要有處理結果進行反饋才算結案。”而涉及低保戶辦理等工作,社區幹部也通過樓棟長的資訊反饋,走訪入戶核對資訊後協助處理。
除此之外,惠民街道安置區全部採用七彩標記分類管理樓棟,在樓棟單元口醒目張貼公告欄,對黨員、樓棟長、就業、低保、殘疾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用“七彩”進行分類標記,清晰梳理每棟樓每戶居民基本情況。樓棟長和社區幹部的聯繫方式也同步公開,搬遷群眾有多種渠道都可以找到工作人員為他們解決生産生活困難。
號召群眾
——強自治,刷新群眾基層治理“存在感”
去年1月,通過社區推選,搬遷戶宋小敏當選了樓棟長,面對記者採訪,她説話時嘴角總是不自覺地笑開,“搬遷前,在老家只能帶孩子,來這裡有工作還能照顧家裏,家家戶戶都變得乾淨明亮,生活很充實。”一身乾淨利索的白色碎花長裙顯得精神又自信。
對於擁有22438人的搬遷安置點要如何強化管理,惠民街道辦事處主任周坤介紹:“還是要最大限度把群眾組織起來,發揮搬遷群眾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優勢。”
目前街道設有109名專職樓棟長,他們本身都是搬遷群眾,經過社區居民推選後,具有一定威望、工作熱情的搬遷戶得到居民認可後走入崗位,社區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居民自治,實現共同參與,讓“新市民”更有歸屬感。
記者走訪的時候,恰巧遇到了社區幹部齊強林正在樓下組織居民一起參與“樓棟宴”,顏色不一、高低不一的幾張桌子緊緊拼湊在一起,一旁的大鐵鍋幽幽地散發著熱氣,十來名居民們笑著聊天。“以前大家都不是一個村也不認識,搬遷來這裡後成了鄰居,我們經常會一起這樣辦宴。”從貓場鎮搬來的齊強林是個熱心腸,以前在貴陽做過電工,搬來後時常幫著居民修水電,去年11月份,正式被推選為社區幹部,“聚在一起比較符合以前的生活習慣,也是解鄉愁的一種方式。”
因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齊強林一家5口人曾致貧,現在不僅就醫、入學方便,而且醫保就能報銷90%。除了他有了穩定的工作,妻子也在服裝店上班,一年下來家裏還能有2萬多元的存款,“現在就想好好工作,給孩子們做個榜樣。”
群眾融入
——留住鄉愁,助力特色小鎮發展振興
從偏遠的大山深處搬到熱鬧的街道市區,從難捨的故土家園到興旺的安居樂業,在黔西南州晴隆縣的阿妹戚托小鎮,從三寶彝族鄉搬遷而來的群眾,不僅留住了鄉愁,也助力了特色小鎮發展振興。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在阿妹戚托小鎮,伴隨著夜幕降臨,每天都會有身著盛裝的各族搬遷居民和來自全國的遊客,圍繞在熱情的篝火四週,歡聲笑語跳起“阿妹戚托”舞。
三寶彝族鄉曾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98.7%,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整鄉搬遷的建制鄉,依託民族特色文化,阿妹戚托小鎮推行“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模式,開發旅遊産業的同時,民族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傳承發展。
彝族老人楊碧芬掌握一手嫺熟的彝繡技藝,以前祖祖輩輩住在山裏,靠繡花針製作一套彝族服飾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交通、資訊閉塞也賣不出去。如今,64歲的她精神頭十足,熟練地操作縫紉機加工製作,一個月能做出兩至三套民族服飾,賣給小鎮及周邊的手工坊,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剛來也怕適應不了,現在生活好了,家庭地位也提高了,過年的時候給每個孫孫都包了紅包。”
“有刺繡技藝的這部分搬遷老人,我們統一安排縫紉培訓,社區為每戶提供縫紉機、鎖邊機、織布機等,很多來旅遊的人都喜歡,賣的也好。”晴隆縣三寶街道辦事處主任彭小容介紹:“為留住鄉愁,促進民族融合,每年農曆三月三布依族風情節、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節、八月八苗族繡花節,小鎮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賽事。”
紅墻灰瓦、花窗雕欄,民宿客棧、農耕文化體驗園,整鄉搬遷安置的特色小鎮處處透著活力新機。由於安置人口集中密集,這也吸引不少用工企業在附近安家落戶。
為了解決孩子就學的老大難問題,23歲的苗族姑娘楊興芬搬出了大山,三個孩子已經有兩個正式入學了。去年6月份,經過20多天的培訓,她在附近的服裝工廠進行鎖邊工藝,每月能有3000左右的收入,這讓她很自豪,“以前在家帶孩子也不想搬遷,現在孩子教育好了,生活條件改善了,不想回去了。”
大力發展特色輕工産業和裝備製造産業,三寶産業園引進了新能源汽車、服飾鞋帽加工、家裝建材行業等12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通過培訓,引導搬遷群眾從田間走進車間。
有了明亮舒適的住房,有了一體化的教育園區,有了配套豐富的産業,更重要的是,在阿妹戚托小鎮,民族文化真正地融入了城市生活,留住了鄉愁,也留住了傳統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