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奮鬥者”號造出“智慧大腦”

2021-06-10 10:0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奮鬥者説】

  2020年11月10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勇闖深海,成功到達世界海洋最深處的太平洋馬利納亞海溝挑戰者深淵10909米深的海底進行科考,並通過機械手作業獲取了海底沉積物、岩石、生物等豐富樣本,創下了中國載人深潛最深記錄。

  在這驚人一潛的幕後,多家科研單位爭分奪秒開展研究設計,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攻克多項技術難關。我所在的單位是中國水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在“奮鬥者”號研製任務面前,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控制系統及全海深電動雲臺和伺服機械手等設備的研製工作。在成功完成最大深度下潛並返回母船後,我獨坐在房間裏,腦海回蕩著成功的瞬間及研製過程中一幕幕苦辣酸甜,不禁喜極而泣。

  第一幕——全力開展科研創新

  控制系統,被譽為載人潛水器的大腦。我們團隊之前已研製出“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控制系統,萬米級潛水器的控制系統與之前有什麼不同?是不是就換個厚的耐壓殼體?性能還能提升麼?考慮到萬米深度的未知和風險,項目立項時甚至都沒有明確何時向用戶單位移交潛水器。這些疑問炙烤著我的內心。通過對萬米深海作業和使用場景進行分析,我們梳理出萬米載人控制面臨的難題。首先,載人艙內部空間比“蛟龍”號縮小很多,但乘員人數不變,必須大幅壓縮控制設備體積,才能保障人員空間需求。其次,萬米下潛長達十幾小時,潛航員一直要保持高度緊張,必須提高系統智慧性,輔助潛航員降低工作強度。再次,萬米深海下潛的機會寶貴、環境未知,必須提高潛水器的操控精度和靈活性,以提高海底科考作業效率。最後,我們進行的是萬米級的極限深潛作業,需全力提高系統安全性,最大程度保證人員和潛器安全。研究開始我們就拿出衝刺的勁頭,在短短四年內完成了研究、設計與模擬驗證,攻克了攔路的全部技術難題,研製出小型、智慧、精準、安全的控制系統,在萬米深潛中完美應用。

  第二幕——辛酸艱苦擋不住科研人前進的腳步

  為了確保潛水器總裝聯調工作及時開展,控制系統必須按時完成研製交付。當時恰逢研究所搬遷新區,為彌補損失的時間,團隊進入超強負荷工作模式,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有一天我愛人送孩子上學時不慎滾下樓梯,腳部受傷行動受限。我聞訊趕回家中,看著需要照料的妻兒,卻只好託付給雙方年邁的父母照顧一段時間。

  湖上試驗,隊員們忍受住了桑拿房般高溫高濕的載人艙內環境,進行了20余次水池試驗,測試驗證了控制系統良好的技術性能。海上試驗,隊員們遭遇科考船迄今經歷的最惡劣海況,躺在床上直冒虛汗,胃裏吐空了還在乾嘔,卻沒有人退縮喊苦。為讓其他人抓緊休息,有人夜潛中堅持值守15小時。為保障海試任務,有人推遲婚期。團隊2020年每人平均出差達200余天。

  第三幕——萬米夢圓收穫成功

  “奮鬥者”號在本次海試中完成了8次萬米級深度下潛,共11名科考隊員抵達萬米海底,海試圓滿成功,獲得習近平總書記賀信鼓勵!“奮鬥者”號研發團隊的成員們,在平凡的科研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科研成績。研發歷經4載春秋,48個月不捨晝夜,團隊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真正踐行了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支撐我們奮發前行的,是中國共産黨人吹起時代號角的召喚!是我們偉大祖國走向復興征程的引領!奮鬥者們取得的成績就是獻給黨的100歲生日最好的禮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