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西藏“母親河”沿岸造起“綠色長廊”

2021-06-06 08:3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這是被林木覆蓋的雅魯藏布江山南段(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新華社拉薩6月5日電(記者普布扎西)雅魯藏布江是我國最長的高原河流,是西藏人民的“母親河”。通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曾飽受風沙侵害的雅魯藏布江山南段沿岸已被鬱鬱蔥蔥的林木覆蓋,基本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西藏山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石振威介紹,山南市“十三五”期間完成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面積65.66萬畝,植樹造林面積40.17萬畝,封山育林面積17.62萬畝。

  這是雅魯藏布江(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的監測資料顯示,位於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的拉薩貢嘎機場,災害性風沙天氣逐年減少;拉薩市環境空氣品質多年來總體良好,去年1至10月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4.4%,這與植樹造林密不可分。

  山南市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很多地方被稱為“造林禁區”。從1983年開始,當地林業部門在雅魯藏布江沿岸開展人工植樹造林,並取得成功。此後,國家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實施連片的高標準造林項目。

  我國“造林人”向“造林禁區”發起了挑戰,積累了大量在高寒乾旱地區造林治沙的科技成果,造林綠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空中俯瞰山南市桑耶鎮(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在雅魯藏布江山南段一處沙化嚴重的山坡上,附近村民正在進行植樹造林(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山南市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村民們在維護固沙用的草方格(2019年7月14日攝)。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山南市江北“萬人萬畝”義務植樹造林所用的樹苗(2021年3月7日攝)。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山南市貢嘎縣吉雄鎮劉瓊村村民正在為樹苗澆水(6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山南市貢嘎縣吉雄鎮劉瓊村村民在檢查樹苗生長情況(6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