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延安精神 共繪幸福畫卷
咸陽市旬邑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沙宏——
把科技送到田埂上
本報記者 高 炳
“玉米追肥,應分三次:一次一尺高,二次正齊腰,三次長毛毛。”
“蘋果樹病蟲防治,還得加強,果樹管理不能停……”
走進咸陽旬邑縣的高素質農民培育課堂,臺上專家分享“訣竅”,臺下學員“如饑似渴”,在筆電上記得飛快。課堂主題多種多樣:蔬菜種植、家畜養殖、行銷管理……
讓專業課堂走進田間地頭的,是旬邑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沙宏。“老區旬邑地處渭北旱垣溝壑區,農民缺技術、缺引導。”在沙宏看來,“培育一批高素質農民,帶動百姓致富,是老區産業發展的‘牛鼻子’。”
“有農業技術難題,找培訓中心,24小時服務。”沙宏把自己和技術員的手機號碼,製成“明白卡”,張貼到村裏農家墻上。為此,他堅持手機24小時開機。幾年來,在他的協調組織下,旬邑縣共培育高素質農民1700余人。這些骨幹人才懂技術、會方言,和院校專家一道,累計培訓農民25萬人次,全縣産業技術服務全覆蓋。
常年在田間地頭跑,沙宏常説一點都不累,原因只有三個字:“愛農業”。“我們要把科技送到‘田埂’上,讓高素質農民會技術、懂經營、善管理、有文化,充滿自豪感。”沙宏説,“作為一名黨員,我義不容辭。”
漢中市勉縣新鋪鎮板廟教學點負責人唐自銀——
大山裏的光和熱
本報記者 高 炳
教書、刷墻、修桌椅……今年58歲的唐自銀,紮根秦巴山深處41年。
“這兒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全校42名孩子,來自一、二年級和學前班,大都是留守兒童。”漢中勉縣新鋪鎮板廟教學點負責人唐自銀,既是“老師”,又是“兼職保姆”,幾十年來一直呵護著這裡的孩子。
山村學校裏,生活排得滿滿噹噹:早上,唐自銀打掃校園、檢查教室後,燒好開水供孩子們泡麵、衝奶粉;下午放學,豐雨季江裏水位上漲,他騎上摩托車到江邊,背娃娃們過河;傍晚去農貿市場買菜,準備第二天給學生的食材,再備課、改作業……
7年前,有次下暴雨發洪水,唐自銀讓6個孩子住在自己宿舍。一週時間裏,他和妻子只能靠在椅子上休息。
這些年來,唐自銀不僅是“校醫”“廚師”“木匠”,還成了一名“理髮師”——中午學生在校吃完飯,唐自銀拿出工具,給孩子們理髮。這一理,便堅持了30多年。如今,光是理髮推子,已經用壞了近30個。雖然薪水微薄,唐自銀還主動幫扶貧困戶,並資助多位殘疾學生。
寒來暑往,唐自銀的白髮已悄悄爬上雙鬢。“教書四十一載,我越來越喜愛這個職業。”唐自銀説,“在大山深處需要我的地方,能發一點點光和熱,是最幸福的事情。”
銅川市耀州革命老區馬咀村黨支部書記李雲南——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本報記者 原韜雄
週末,馬咀村親子樂園歡聲笑語,採摘棚中瓜果飄香。坐落在銅川市耀州革命老區的馬咀村,20年時間,完成了從“爛桿村”到“水泥村”再到“生態旅遊村”的蛻變。村裏的變化離不開村黨支部書記李雲南的付出。
1999年,李雲南成了村裏的首批“萬元戶”,他卻毅然回村參選村黨支部書記。他説:“一個人富那不叫本事,讓全村人富才是真本事。”當時的馬咀村,絕大部分村民喝著土窖水、住著土窯房。大晚上,村民們聚在土院子裏,頂著寒風聽李雲南講村子發展,李雲南回憶:“一雙雙眼睛裏滿是對致富的渴望。”
上任後,李雲南成了村民眼中為發展到處奔波的“闖將”。他帶領全村平整修建100多畝高標準農田,安排村裏120多名村民到自己經營的水泥廠打工。96戶372名村民住進了小洋房,馬咀村的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2008年,為響應“節能減排”號召,李雲南關了苦心經營20多年的水泥廠,為馬咀村的村民尋找新出路。經多方學習考察,馬咀村建成日光溫室大棚108棟,確保戶均1棚,果蔬種植、加工、儲藏、配送自成一體的生産流通體系正式投入運作。2014年,中央提出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李雲南又為馬咀村引進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
如今,馬咀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6萬元。今年4月,李雲南帶著村兩委班子走訪上海、福建等地,繼續為馬咀村找産業、尋思路。“共産黨員要心中有責任,肩頭有擔當。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心中有勁兒,幹事創業不停歇。”李雲南説。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0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