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福銀高速陜西段:打通區域經濟發展大動脈

2021-05-24 13:0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沿著高速看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全長2485公里,一路串點成線,遊龍般駛入大西北的福銀高速(福州—銀川高速公路),是溝通我國東南、華中和西北地區的一條承東啟西、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在我國眾多高速公路網中,福銀高速的“身份證號”是G70,它途經福建、江西、湖北、陜西、甘肅、寧夏六省區;從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入陜,然後一路北上,穿秦嶺,過西安,進咸陽,最後從咸陽市的長武縣離陜入甘,全長約391.9公里。

  福銀高速,不僅是一條地理概念上連接東西的高速公路,更是一條承東啟西、和合南北的致富之路、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小康之路。

  近日,記者從陜鄂界的漫川關鎮閆家店村駛入,經商洛、藍田、西安、咸陽、永壽、彬縣到達陜甘界的長武縣鳳翔路口,只見沿途或重巒疊嶂、如詩如畫,或廠礦林立、充滿活力,或綠野平川、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黃孟坤是走出家鄉商洛的驕子。據他回憶,過去,只要提起商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窮鄉僻壤、封閉落後,很難把它和美麗、現代、開放這樣的詞語聯繫到一起。如今,歷經了西部大開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幸福的新商洛,正一天天變為現實。

  黃孟坤介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商洛市,歷史上由於秦嶺的阻隔,曾經是全省交通最為落後的地區。20年前,除了312國道,商洛境內連一條高速公路都沒有。交通不便不僅阻隔了商洛人與外界的交流,更成了制約商洛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

  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商洛撤地設市。2008年10月,縱貫商州、丹風、商南三縣區的國家幹線——滬陜高速陜西段通車;同年11月,途經鎮安、柞水兩縣的國家幹線——包茂高速順利通車;2009年10月,這條經商州、山陽兩區縣的國家幹線——福銀高速商洛段順利貫通。至此。商洛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351公里。兩條鐵路、三條高速的順制開通,不僅打開了山門,縮短了商洛與大城市的距離,也使商洛成為連接西北與東南的交通要道。同時,商洛的區位優勢也陡然提升,一下子融入了西安1小時經濟圈。

  道路通,百業興。“現在,便捷的交通條件早已把商洛與山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了,山裏人的觀念也因此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一些精明能幹的生意人早已把過去自給自足的小小豆腐生意,做到了西安,做成了産業。”黃孟坤高興地説。

  現代綜合交通網路日益完善,不僅打通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更有效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要素充分涌流。

  “快遞等物流企業對交通的依賴性非常大。近幾年,福銀高速等陜西交通網路建設對我們的業務拓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成本,縮短了運輸時間。”西安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劉鈺有介紹,僅2019年,該公司就圍繞陜西的櫻桃、茶葉、冬棗等農特産品,聯合農戶,打造了7個銷售額超千萬元的項目和14個銷售額超百萬元的項目,總計收入超2億元,累計為農民增收超20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已經成為陜西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以交通樞紐為切入點,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已成為陜西的競爭新優勢。”陜西省交通運輸廳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以福銀高速為代表的陜西高速公路,已實現了全省三大區域間(關中、陜南、陜北)的當日往返,形成了國內主要城市間的‘一日交通圈’,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黨的十九大以來,陜西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進一步發力,相繼建成了黃陵至延安、漢中至坪坎、吳起至定邊、柞水至山陽、綏德至延川、平利至鎮坪等高速公路,打通了25個出省大通道,有4條高速通道連通了陜南、2條高速通道連通了陜北。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24日 03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