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天津“城市大腦”首批重點應用場景發佈

2021-05-21 20:02:00
來源:津雲
字號

  5月20日,天津“城市大腦”正式發佈,在多元化場景中,“城市大腦”發揮了智慧中樞作用,構建起城市運作態勢的“數字駕駛艙”。目前,“城市大腦”在以下幾方面有重點場景應用:

  銀發智慧服務平臺

  為服務無人照顧的高齡獨居老年人,天津市銀發智慧服務平臺以“1+3+4”的服務模式,即“1個服務平臺、3項基礎數據、4類智慧設備”,實時監控用戶家庭水、電、燃氣的使用情況,並利用智慧感知設備了解其身體狀況,通過智慧語音系統隨訪進行語義分析,實現大數據分析與智慧感知終端主動發現異常情況、異常預警智慧外呼、常態化關懷定期隨訪等功能。

  5月18日下午,AI在天津“銀發”智慧服務平臺正式宣告發佈

  一旦老人在家發生異常情況,平臺自動通知用戶家屬,並通過“津治通”平臺通知所在社區網格員核實及現場處置,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快速到達現場,準確跟蹤過程,從而精準掌握老人狀況,盡可能避免和減少意外發生。

  目前,該場景已經在我市部分地區試點應用,並將逐步進行全市推廣。以該場景為牽引,將有效提升基層資訊化支撐能力,解決我市重點關愛群體在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難事,推動我市社區基層服務水準,提升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兩津聯動”

  依託“津心辦”和“津治通”兩大平臺,實現為民服務端和城市治理端的深度協同,利用“津心辦”超過1000萬人的服務群體充分了解百姓訴求,利用“津治通”市區街社區四級網格員管理體系近4萬人的網格員隊伍提供服務。通過不斷豐富天津“健康碼”和市民“隨手拍”等全場景應用,不斷驅動後臺數據協同、系統協同、業務協同,推動政務服務“一張網”和城市治理“一張網”在指尖合一,探索天津特色的“管理穿針、數據引線、基層落地”的數字化城市治理方案。

  疫苗接種態勢感知

  為全面掌握全市疫苗接種情況,合理調配資源,快速有效推進接種工作,天津市疫苗接種態勢感知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演算法模型,對全市多維、海量、動態的數據進行實時碰撞比對和分析驗證,顯示全市各區、各行業疫苗接種工作進展情況,感知疫苗接種需求和工作態勢,賦能全市疫苗接種工作整體推進和動態協作,為天津儘快實現建立全市新冠病毒免疫屏障的目標提供資訊化保障。

  平臺以可視化方式展現各區、各行業人員摸排、接種各環節的每日進展情況分析,方便管理者及時掌握全市疫苗需求的態勢變化和各區、各行業接種進展,關注和推進進度較慢的地區和行業,提升疫苗接種工作的精準化。

  4月25日,我市實現了新冠病毒疫苗首劑接種40%全人群覆蓋,完成進度超過預期。為服務儘早實現全市新冠病毒免疫屏障的目標要求,平臺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快速調整演算法模型,重點監測分析第二針接種情況,為新階段的工作部署及時提供數據分析決策,有效發揮了“活”數據的應用價值。

  此外,平臺還與天津“健康碼”打通,天津“健康碼”在“津心辦”APP、“津心辦”支付寶小程式和微信小程式三端亮碼頁面下方,更新疫苗接種狀態資訊,隨時提示疫苗接種進度。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市民出示亮碼頁面時,會出現疫苗接種“津盾”圖標,充分發揮正向激勵引導作用,提升市民獲得感。

  慧治網約車

  整合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以及網約車輛運營單位數據,實時感知天津市網約車訂單、車輛運作、從業人員狀況,並針對三站一場等重點場所的運營數據進行分析,可實現疑似非法運營車輛聚集情況統計,輔助交通執法部門進行重點區域交通治理。

  交通新業態領域“非法營運車輛”風險預警模型以我市“三站一場”及周邊重點區域為試點,通過數據碰撞,對車輛訂單資訊及相關人員、車輛基本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關聯分析,同時結合行政處罰及公安基礎警務等數據,利用模型分析出疑似非法營運車輛頻繁出現的時間及熱點地區,實現對重點區域、無證車輛及人員預警研判。目前模型已覆蓋“三站一場”等全市重點區域,為交通運輸執法人員根據地點進行提前布控、精準布控提供重要依據。

  津工智慧

  “津工智慧平臺”作為市總工會惠及民生的業務載體,面向全市工會會員,提供網路資訊和普惠服務。平臺提供4折優質生活用品搶單、免費電影票搶單、免費文演門票搶單、免費羽毛球場地搶單、優惠送餐紅包搶單、線上紅娘服務等六項惠工服務,同時提供網上實名入會轉會、法律服務、心理諮詢服務、線上學習、職工就業等工會業務網上辦理服務,實現工會業務一網通辦。

  冷鏈食品一碼明

  天津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借助大數據、電子編碼等資訊技術,對天津市冷鏈食品流通全流程進行監控,提升進口冷鏈食品精準監管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防範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同時,將天津“健康碼”系統與食品追溯平臺全面對接,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單位在結賬環節,掃描消費者的天津“健康碼”,通過冷鏈食品和消費者“綁定”,實現整個進口冷鏈食品流向的閉合管理,進一步“向上下游延伸”,實現“從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來源:津雲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