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底,有條“魚”在凝望沙的遷徙
傳統採沙方法依靠人力取水,採樣時間間隔長,獲取數據效率低。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的投放,標誌著我國山區河流水沙監測進入了高時間解析度全過程監測的新階段。
5月15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羊村水文站,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的科研人員將自主研發設備——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緩緩投放進雅魯藏布江中。這是我國第一套專門用於強水動力山區河流河底原位條件下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
高時間解析度全過程監測
“所謂倣生,就是指系統形狀像一條魚,能匍匐在水流很急的水底。”設備研發人員、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河流研究所所長黃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5月11日到15日,科考隊員嘗試在雅魯藏布江流速最湍急的區域,從江面到江底對流沙進行垂線流速分佈的自動觀測和採樣,已經獲取了近日漲水增沙的一組全過程數據。
黃爾介紹,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搭載懸浮沉積物捕集器、高頻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原位鐳射粒度儀和水溫、濁度及壓力感測器等多種觀測設備,可對河流的水文特徵及動力條件實現分鐘級的連續觀測。
傳統採沙方法依靠人力取水,採樣時間間隔長,獲取數據效率低。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的投放,標誌著我國山區河流水沙監測進入了高時間解析度全過程監測的新階段。
揭示河流沉積過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王成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實時、連續地觀測河流中泥沙的搬運情況和變化,將有助於了解有多少物質從青藏高原侵蝕下來,搬運出去,再沉積下來。
結合河流沉積物礦物及化學組成等的實驗室測試分析,可對青藏高原河流沉積物來源、組成及從搬運動力過程開展超高時間解析度定量化研究。
王成善介紹,讀取青藏高原大江大河中“沙的故事”,一方面是要回答一些科學問題。比如,精細刻畫百萬年到日等不同時間尺度源—匯過程,即河流的“移山填海”是怎樣一個過程?雅魯藏布江何時貫通?雅江大峽谷何時形成?
另一方面,是要服務生態保護和民生。在青藏高原特殊自然地理環境下,土壤發育差、成土速率低、土層薄、水土流失,區域生態環境脆弱。研究河流輸沙量及其變化是評估土地退化和土壤資源減少的重要度量,同時也是指示人類對生態系統影響的重要指標。
科研人員對洪峰、泥石流及滑坡等極端事件的觀測結果,有助於理解極端事件時期河流的水土流失情況,為洪水、泥石流等災害預警和應對提供科學依據。
填補“亞洲水塔”研究的空白
青藏高原是亞洲13條大江大河的主要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雅魯藏布江是西藏最主要的河流,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阿裏地區的傑瑪央宗冰川,水能蘊藏豐富,全長2000多公里。這次坐底倣生水沙觀測系統投放點,選在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
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亞洲水塔的變化,研究亞洲水塔變化特點、影響其變化的各種機理及未來全球變暖可能産生的潛在威脅,將為國家建設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提供科學支撐。
“亞洲水塔的變化中,我們很關心河流沉積的過程,但以前這方面研究很少,個別水文站有一點沉積量的水樣,不足以揭示整個河流的沉積過程。”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長姚檀棟説,經過王成善團隊兩年多的努力,整個河流斷面上沙的沉積過程,終於能夠被先進技術揭示出來了。
本報記者 楊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