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河聲:牢記諄諄教導,永葆公僕本色

2021-05-16 11:22:00
來源:大河網
字號

  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察看村容村貌,並到村民鄒新曾家中看望。鄒新曾説,這些年日子越過越好,衷心感謝共産黨。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100年前,中國共産黨成立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我們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人民就是江山。我們共産黨打江山、守江山,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為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初心課”,聆聽總書記的這些暖心話,飽含真情,溫暖人心,讓人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領悟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深邃內涵。我們要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中堅定為民情懷,恪守初心使命,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用實際行動唱響為民務實好聲音。

  築牢“定盤星”,堅定為民宗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我們要自覺對標看齊,堅守為民初心,堅定為民航向,樹牢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自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將為民信仰根植靈魂深處。

  點亮“致富燈”,發展惠及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根本,沒有經濟發展作支撐,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説,要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牛鼻子”,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寬視野上謀劃發展思路、謀求發展良機、謀取發展實效,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要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創新創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開闢更多增收渠道,真正讓人民群眾在發展中實現增收致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搭好“連心橋”,為民紓難解困。“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就要多為民辦實事好事。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只有拿出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作為黨員幹部,多深入基層知民心、聽民聲、解民憂,始終做到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要善謀民生之利,把精力更多地向民生改善方面傾注,著力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辦好惠民利民實事,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切實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裏。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迅速行動起來,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向總書記看齊緊跟,切實樹牢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自覺把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公僕,站穩群眾立場、樹牢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多謀富民良策,多辦惠民實事,用實際行動唱響新時代為民服務“最強音”。(王學明)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