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太雷:“尋我們將來永遠的幸福”(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2021-05-09 09:4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清涼路的張太雷故居裏,張太雷寫給妻子陸靜華的一封家書,引得參觀者駐足沉思。家書寫道:“我們現在離開是暫時的,是要想謀將來永遠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為是一件可憂的事。我們應該在這時期中大家努力做,尋我們將來永遠的幸福,這是一件何等快樂的事呵。”

  張太雷,原名張曾讓,1898年6月生,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法科學習。五四運動爆發後,張太雷積極投身其中,成為天津地區愛國運動的骨幹之一。在李大釗影響下,張太雷開始接觸和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協助李大釗開展創建中國共産黨的工作。1920年10月,張太雷和鄧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釗發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産黨最早的黨員之一。

  從1921年春開始,張太雷先後赴蘇聯工作、學習,任共産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青年共産國際執委會委員等,多次陪同共産國際代表來中國會見陳獨秀、李大釗等,參與籌建中國共産黨。

  1924年,張太雷按黨的要求回國,擔任團中央總書記,出席黨的四大並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時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宣傳部長等職。

  1927年八七會議後,中央派張太雷到廣東工作,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廣東省委軍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南方局軍委委員。9月,張太雷到潮州汕頭一帶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他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定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到廣州主持武裝起義準備工作,組建了廣州起義指揮機構——革命軍事委員會,擔任總指揮。

  1927年12月11日淩晨,廣州起義打響,經過幾小時激戰,起義軍佔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張太雷主持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

  12月12日下午,敵人攻佔了起義軍的重要陣地。張太雷聞訊奔赴前線指揮戰鬥。途中遭敵人伏擊,張太雷身中三彈,倒在插著紅旗的敞篷汽車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張太雷用青春和熱血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他的精神也永遠激勵後人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