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小村産品走向世界(我是共産黨員)

2021-05-07 10:4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王國鋒在處理訂單。

  資料照片

  記者 王梅

  午後陽光正暖,小院裏瀰漫著濃郁蒜香,臺檐下摞著鼓鼓的編織袋,上面印著“樂都紫皮富硒香蒜”,眼前這70噸大蒜要出口國外。“直徑必須在6釐米以上,蒜須全部切除,蒜蒂要保留1.5釐米。”王國鋒拿著大蒜分級篩選工具做隨機查驗。

  黑紅的臉龐,大高個,王國鋒是大蒜合作社的負責人。小村裏的大蒜能出口國外?王國鋒拿出一紙合同,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這是他第六年將大蒜銷往國外。

  選出路

  王國鋒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深溝村人,他的家鄉是青海有名的“大蒜之鄉”。雖是蒜鄉人,可王國鋒開始卻並沒有想種蒜,17歲高考落榜,建築工、搬運工、收廢品啥都幹過。

  兜兜轉轉,當23歲回到村裏,王國鋒打量著家裏的5畝薄田,思考著致富門路。

  家鄉的土地富含硒,種出的大蒜皮紫、蒜素高、蒜瓣緊。上世紀80年代初,附近高店鎮有人從新疆帶回來幾辮蒜,隨手種在自家院裏,沒想到這蒜非常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新長出的大蒜蒜瓣大,産量高,漸漸地有了名氣。

  王國鋒一思量,不如也試試種蒜,先到新疆引蒜種。籌錢、打聽順風車、備乾糧,就這樣,王國鋒搭上了一輛貨車的後車廂。

  要説這新疆之行也不容易,翻山越河過戈壁,日曬夜寒不由人,一路愣是用了五天五夜。到了新疆,王國鋒將手裏所有的錢換成了蒜種,滿懷希望。

  試種路

  本想著從外地引來的蒜種,老家蒜農多少會從自己手上採購點,可誰想竟無人問津。無奈之下,王國鋒將自家5畝地當成試驗田,點上新蒜種,其餘的低價轉賣了出去,虧了錢。

  這一年,王國鋒天天望著自家這5畝地,想著能收點是點,來年收了蒜,能賣多少賣多少,然後再也不做這種蒜的營生。

  結果第二年,新引來的大蒜畝産竟有4000多斤。王國鋒蒙了,沒想到這蒜竟這麼能長。當地蒜農聽聞,爭相找王國鋒採購,2萬斤新品種大蒜被搶購一空。

  王國鋒得到了認可。2004年,王國鋒擔任深溝村黨支部書記。

  村民們種上新品種大蒜後,遇到了新問題。産量雖然高,銷路卻一時打不開。王國鋒決定,領著鄉親們開拓市場。

  開新路

  王國鋒賣蒜有兩個思路,一個是往省外賣,另一個則是往國外賣。

  起初,王國鋒先是到109國道擺攤賣蒜,甘肅往返青海的商販很多,王國鋒和他們逐漸熟絡起來,時不時送給商販一些大蒜,讓他們帶到甘肅市場試試水。有次甘肅一名商販拉了一車大蒜回去,結果這車大蒜在甘肅銷量出奇地好。王國鋒順勢跟這名甘肅商販簽了賣蒜的長期合同。

  2008年,在王國鋒的張羅下,海東市樂都區深溝大蒜專業合作社成立,王國鋒當選理事長。同年,村民委員會改選,王國鋒當選村委會主任,從此支書、主任“一肩挑”。

  大蒜專業合作社穩健起步,70戶村民加入。不管市場如何,合作社成員種植的大蒜全部被合作社收購,王國鋒和其他幾位理事負責銷售。

  省外的市場打開了,王國鋒雄心也大了起來:“我要把咱這小村莊的大蒜,賣到國外去。”

  小村莊的大蒜賣到國外?別人乍一聽還以為王國鋒在吹牛。

  王國鋒也深知僅憑一己之力,想要開闢國際市場註定十分艱難,他打算借一借合作夥伴的東風。

  成立合作社後,王國鋒和山東濟南、青島和濟寧等地有供貨合作,其中濟寧有家貿易公司長期與國外有農貿合作。但是外商對大蒜品質要求近乎苛刻,貿易公司千挑萬選的大蒜樣品全部被打了回來。

  王國鋒了解情況後,毛遂自薦,推薦他們的紫皮大蒜。一開始,濟寧的貿易公司還有疑慮:相比其他大蒜種植地,青海樂都是高原地區,生産現代化水準不高,種植規模也不是很大,能有什麼優勢?

  禁不住王國鋒的軟磨硬泡,貿易公司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外商寄去了樂都紫皮大蒜樣品。結果對方很滿意,高品質農産品在哪都會受歡迎。就這樣,王國鋒的大蒜賣到了國外,簽了長期合作協議,對方每年早早地把定金打給王國鋒的合作社。

  這些年來,王國鋒還將樂都紫皮大蒜賣到了泰國、日本、韓國等地,銷路越來越好。

  一路走來,雖然不易,“可村民們富了,咱也值了。”王國鋒説。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7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