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論壇網評 | 讓勞動精神在青少年中發揚光大

2021-05-03 10:10: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1611910910661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裏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準。在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需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勤於創造、勇於奮鬥,使青年學生增強勞動意識、激發勞動情感、錘鍊勞動意志、培養勞動能力,更好發揮主力軍作用,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事業。

  一要增強青年的勞動意識將勞動教育融入大學生的德智體美教育之中,就是要引導廣大青年深深懂得勞動創造美、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生活;懂得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只能在勞動中實現;懂得強健體魄、頑強意志、高尚品格的形成同樣離不開勞動。就是要引導廣大青年掌握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這把“總鑰匙”,使大學生在面對各種社會現象、價值選擇、人生考量時,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真正明白只有付出辛勤勞動才能結出果實。同時,鼓勵廣大青年積極參加勞動實踐,親身體驗勞動甘苦,抵制不勞而獲、貪圖享樂、崇尚暴富的錯誤思想,讓中華民族勤於勞動、善於創造的勞動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發揚光大。

  二要激發青年的勞動情感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從“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到“當代雷鋒”郭明義,從“鐵路小巨人”巨曉林到“金牌焊工”高鳳林……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用對事業的“癡”、對崗位的“愛”、對工作的“狂”,壘築起共和國的巍峨大廈,標注了建設者們的奮鬥底色。激發廣大青年的勞動情感,就是要引導青年耐得住寂寞、潛心修煉,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專一行,在勤學篤行中獲得自我提升的契機;引導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深化“四史”理解、堅定“四個自信”,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引導青年以“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國的功臣”為榜樣,用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譜寫新時代的奉獻之歌。

  三要錘鍊青年的勞動意志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來中國的主人翁,青少年勞動情懷強不強、勞動技能高不高、勞動實踐多不多,直接關乎未來。錘鍊青年的勞動意志,打牢廣大青年的立身之本、增創成才之源、夯實為人之基,接過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歷史接力棒,投身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需要牢固樹立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拼搏的信念和信心;需要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機遇和挑戰,自覺把個人追求融入國家繁榮和民族進步的事業中;需要根據自身現狀規劃制定階段性發展目標和可行性職業目標,立足崗位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使奮鬥之路更加理性、務實。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贏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業績。

  四要培養青年的勞動能力。回望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我們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與全體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獻密不可分,與全體中華兒女的忘我勞動、傾情付出密不可分。生活在國富民強的新時代,更加深覺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勞動能力是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出來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都行動起來,齊抓共管、協同實施。學校要發揮主導作用,承擔實施勞動教育的主體責任,強化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品質的系統培養。家庭要發揮基礎作用,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引導子女建立愛勞動的思想,培養子女的勞動習慣和勞動能力。社會要發揮支援作用,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為勞動提供條件保障。通過宣傳、採訪、交流等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援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廣大青年要立足崗位學,向師傅學,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新時代為每個人提供了無比廣闊的人生舞臺,呼喚人們增強勞動意識、激發勞動情感、錘鍊勞動意志、培養勞動能力,發揚優良傳統,承擔歷史使命。不僅僅要懂得勞動的意義,更要明白為什麼要勞動,如何更好的勞動;不僅僅要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的勞動,把黨和國家確定的奮鬥目標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更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用持之以恒的艱苦奮鬥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作者:楊龍 劉超)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