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億”背後的中國抗疫之道

2021-04-23 15:02:00
來源:太湖明珠網
字號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超過2億劑次。

  成績來之不易,“談疫色變”成為“過去式”。近期,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在全國各地有序鋪開。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超過2億劑次,這不僅是一個極大的進步,更是一個極好的消息,這意味著接種新冠疫苗正逐漸成為全民共識,全民健康屏障正在不斷築牢築強。數據令人欣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成績背後的汗水和心血。無數醫護人員堅守一線,他們的戰袍從未脫下,與時間的賽跑仍在持續;無數科研工作者日夜研發,他們的研究從未停歇,與病毒的較量成為日常;無數基層工作者奮戰前線,他們的目標永遠明確,就是守護人民的健康;無數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初心如磐,他們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捍衛人民的美好生活。我們看到,從最初的“談疫色變”到今天的大規模接種疫苗,中國抗疫防疫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推進。2億劑次,與其説是一個階段性成果,倒不如説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防疫牽動人心,“群體接種”築起“安全墻”。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疫苗接種,關係你我。從現階段來看,想要實現“群體免疫”,還是要依靠接種疫苗。特別是全球化的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往十分頻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是大勢所趨。隨著中國不斷開放國門與國際接軌,接種疫苗將成為我們抵禦病毒的最有效途徑。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我們在堅持疫苗接種遵循自願的基礎上,更應該將其視作一種義務和責任。事實上,提高全民健康素質,也是解放生産力的必然要求。中國要更好地應對來自外部、來自未來的風險和挑戰,首要的就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準。

  人民安全優先,“全民健康”奏響“最強音”。“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並指出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新冠肺炎的爆發,讓我們再次意識到,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説:“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一直以來,中國特色的抗疫工作也體現了這一要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和公共衛生體系,將預防作為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引導人民形成健康意識和健康自覺,進一步增強體質、強健體魄,帶領全國人民更好地創造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