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的“大學之道”

2021-04-21 15:1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教育興則國家興

  教育強則國家強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準

  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

   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週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

  高校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科研人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隊伍

  習近平十分重視高校科技創新工作

  努力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認真聽取關於學校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等情況介紹。

  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2019年1月17日在天津南開大學考察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在天津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同師生親切交流。

   高校要勇挑重擔,釋放高校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

  ——2020年9月22日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

  ↑2021年3月30日,上海師範大學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卞振鋒教授(右)指導團隊成員進行“光催化貴金屬溶解”技術實驗。

  ↑2019年8月22日,科研人員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旋量子計算研究室內工作。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

  習近平指出

  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

  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把立德樹人

  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

  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廣大團員青年堅定跟黨走,就是初心。不忘這個初心,是我國廣大青年的政治選擇,也是我國廣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參加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開展的“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

  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緊密聯繫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奮鬥歷程,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深刻領悟為什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2020年9月17日在湖南大學考察調研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在長沙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同師生們親切交流。

  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2020年8月17日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

  ↑2020年5月4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代表在北大五四青春詩會上宣誓。

  習近平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習近平還十分關注青年學子的身心健康

  經常勉勵學子們全面發展全面成才

  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

  ——2020年9月22日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

  ↑2020年10月13日,在清華大學西大操場,大一新生在體育課上折返跑。

  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2018年9月10日出席全國教育大會

  ↑2020年12月15日,參觀者在上海圖書館觀看大學生繪畫作品。當日,來自上海40多所高校的大學生藝術作品及藝術實踐工作坊項目進行展示、展演,展示了上海高校的藝術教育和大學生美育的階段性成果。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2018年9月10日出席全國教育大會

  ↑2021年3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新農科勞動教育課上,學生們在平整土地。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少年強則中國強!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