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就業不再去遠方 家鄉就是好地方

2021-04-19 14:4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就業不再去遠方 家鄉就是好地方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叮鈴鈴……”下午四點半,位於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開發區的安徽盛世高科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裏準時響起了下工鈴聲,工人方傳明關掉機器,與同在廠裏上班的妻子一起騎著電瓶車回家。

  10分鐘後,夫妻倆幾乎與上幼兒園的兒子同時到了家。

  “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歌唱得好!”見到母親,孩子高興地講起在幼兒園的經歷——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孩子的笑臉,是方傳明夫婦平凡日子裏的幸福期盼,而不斷加速的長三角一體化進程,讓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安徽來安縣汊河鎮距離江蘇省會南京江北新區13.5公里,地緣相連讓兩地建立起了天然的聯繫。2015年,新婚不久的方傳明夫婦前往南京打拼。為了節約開支,夫妻二人租住在江寧區一間20平方米的房子裏,孩子出生以後只能在老家留守。

  “當時汊河大橋還沒通車,回家一趟要坐地鐵,轉兩趟公交車,再打計程車,每次週五晚上到家的時候,孩子都已經睡著了,週一再趁著孩子沒睡醒時偷偷走。”方傳明説,那時夫妻倆半個月回家一次,每次離開孩子,妻子都會默默流淚。要是孩子生病了,他們更是心急如焚。

  隨著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夫妻二人動起了回鄉的心思,細細了解下來,方傳明發現家鄉汊河這個小鎮早已成了一個産業發達,配套齊全的“小城市”。

  汊河自古便與南京同飲一江水,地域相連、人緣相親。自2009年入選省級經濟開發區,汊河經濟開發區在冊的563家企業中,有接近一半的企業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産業轉移。其中,汊河新區內80%的企業來自南京,平均每天有近5000個南京人到汊河上班,28000輛車來往兩地,汊河每天向南京輸送蔬果120噸。

  最終,方傳明夫妻選擇了盛世高科。盛世高科是一家南京企業,在2011年,因為業務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原先的規模已經不能滿足公司生産需求,企業乾脆從南京遷至汊河經濟開發區。

  “當初回來主要是陪孩子,沒想到家鄉的工資已經這麼高了。”在新單位,方傳明幹的還是數控銑床的老本行。工種不變,收入卻增加了,每個月工資七八千元,妻子還在廠裏當起了倉庫管理員。省掉了租房、交通等額外支出,家庭生活品質不斷上升。

  每到週末,方傳明都會開上小轎車,帶上家人去南京逛逛。回鄉生活讓方傳明切身體會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的便利:如今,來安引入南京師範大學聯合辦學,與南京6家三甲醫院開展合作,2017年,來安縣第二人民醫院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合作掛牌的南醫大附院滁州分院落戶汊河經開區。此外,來安與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的5600余家醫療機構實現了醫保跨省結算。

  家門口有好工作、好醫院、好學校,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汊河人做出了和方傳明一樣的選擇——回鄉務工,甚至越來越多的南京人也到汊河來工作——汊河4000多名企業高管和高技能人才來自南京,科技創新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60%。

  “我不用再去外地找工作了,家鄉就是個好地方!”談到未來的日子,方傳明笑了,笑得樸實又充滿希望。

  (本報記者 馬榮瑞 本報通訊員 苗竹欣)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