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連線丨美國要結束“最長戰爭”,阿富汗的“爛攤子”怎麼辦?

2021-04-16 22:3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華盛頓4月15日電 2001年10月11日,美軍在“911”恐怖襲擊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僅4天,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在白宮發表演講回應反戰聲浪,稱“這是一場不一樣的戰爭”,併發誓無論耗時多久勝利終將屬於美國。

  時隔20年,美國總統拜登4月14日在白宮發表講話,宣佈美軍和北約盟友軍隊將於“911”襲擊二十週年紀念日前全部撤出。按他的説法,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已完成反恐目標,“是時候結束這場美國最長的戰爭,是時候讓美軍回家了”。

  然而,這場曾被稱為“永遠打不完的戰爭”背後,不僅是再也回不了家的2500名美軍士兵,更有阿富汗民眾在20年戰爭、衝突、襲擊中付出的早已算不清的慘痛代價。美國要結束“最長的戰爭”了,阿富汗的和平又在哪呢?請看新華社記者從華盛頓和喀布爾發回的報道——

  拜登號稱實現的目標

  恐怕與阿富汗的和平無關

  拜登選在白宮條約廳發表撤軍講話,當然有自己的盤算——時任總統小布希正是在這裡宣佈對阿富汗“動手”。阿富汗戰爭使美國繼越南戰爭後再次長期深陷戰爭泥潭。繼任者奧巴馬、特朗普所謂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承諾都未能兌現,而拜登此番要摘取撤軍的“軍功章”。

  4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宣佈,駐阿富汗美軍將於今年9月11日前撤出,以結束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新華社/美聯

  美國政府只管挖坑不管填的做法在美國國內引起不少爭議。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奧漢隆對新華社記者説,拜登的撤軍計劃是一個巨大錯誤,可能會導致阿富汗內戰、種族清洗、國家分裂,阿富汗還面臨淪為恐怖分子避難所的風險。

  曾在小布希政府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副主席的戴維戈登對記者説,美國已身陷阿富汗戰爭20年,公眾對這場戰爭不支援,而美國撤軍的殘忍之處正在於此——美軍去留主要取決於美國國內政治,但惡果卻需要阿富汗人來承擔。

  美國國會議員奧馬爾在社交媒體上批評説:“阿富汗從來不是可以任由美國贏取或輸掉的戰利品。這些把戰爭説得跟一場遊戲似的人們,到底是怎麼了?那些敲打戰鼓的人任意盜取他人的生命和未來,卻不用承擔任何後果。”

  阿富汗飽嘗戰亂之苦

  更擔憂今後的“爛攤子”

  拜登當天在白宮講話中特意提及,有近2500名美軍士兵在阿富汗戰爭中身亡,超過兩萬名美軍士兵受傷。在結束講話後,拜登專程前往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國家公墓弔唁在戰爭中陣亡的美軍。

  拜登卻沒有提及的是,美國出兵阿富汗在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同時,也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有數據顯示,自2001年10月以來,阿富汗已有3萬多名平民被美軍打死、炸死或因美軍帶來的戰亂而死亡,受傷人數超過6萬,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

  2015年10月3日,美國空襲了“無國界醫生”位於阿富汗北部重鎮昆都士的一所創傷中心,炸死42名平民,其中包括14名“無國界醫生”的醫護人員。圖為2015年10月16日,在阿富汗昆都士,一名“無國界醫生”的員工站在空襲之後的創傷中心廢墟中。新華社/美聯

  美方如今號稱實現了戰爭目標,但對阿富汗來説,戰爭和恐怖主義陰霾遠未散去,衝突、襲擊、暴力事件看不到頭。分析人士指出,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和談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短時間內難以達成實質性協議。美軍及其盟國部隊在這種情況下撤出阿富汗,阿富汗輿論普遍對國家未來和平形勢表示擔憂。

  阿富汗媒體指出,美國沒有真正幫助阿富汗建立強有力的政府以解決恐怖主義和毒品走私等問題。在此情況下,美國甩包袱走人的行為犧牲的是阿富汗人民的利益。

  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對新華社記者分析説,美國撤軍恐將進一步加劇阿富汗政局混亂,同時惡化阿富汗安全形勢,阿富汗國內衝突很可能加劇,甚至面臨內戰風險。

  2019年9月29日,在阿富汗東部加茲尼省,人們守護在空襲中遇難的平民遺體旁。阿富汗東部加茲尼省政府發言人阿裏夫努裏當日説,駐阿美軍28日晚間對該省胡加奧馬利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至少5名平民死亡。新華社發

  儘管拜登號稱已實現所謂反恐目標,但據阿富汗媒體報道,“基地”組織如今在阿富汗18個省份有恐怖活動。阿富汗輿論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塔利班不會切斷與“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的聯繫,這些恐怖組織在美軍撤離後恐將趁機發展,給阿富汗以及國際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文字記者:劉品然、史先濤、劉陽;視頻記者:檀易曉、胡友松、史先濤;編輯:孫浩;剪輯:王沛)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