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法院執行完成從“車輪”到“鍵盤”之變

2021-04-08 09:36:00
來源:法治日報
字號

  法院執行完成從“車輪”到“鍵盤”之變

  □ 本報記者 趙婕

  正式啟用廣州5G智慧法院實驗室,首次發佈5G智傳筆、5G隨身雲盒、5G庭審本和5G-LIM系統4項創新成果,3月26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推出系列創新之舉,不僅有效提升了庭審質效,更讓法院執行工作如虎添翼。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從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來,全國各級法院不斷創新案件執行工作模式,運用大數據資源、區塊鏈技術建立智慧執行平臺和全國法院上下一體橫向聯通的執行指揮管理機制,完成從“車輪上執行”到“鍵盤上執行”的變革。

  系統聯通

  寬大的螢幕上跳動著不同顏色的數字,實時呈現全國法院執行辦案動態,工作人員則在螢幕前忙碌著……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的工作場景。

  這塊螢幕聯通著全國四級法院的執行指揮中心,可以實時監控財産查控、事項委託、執行質效等9大業務版塊,統籌管理督辦、指揮、會商等工作。

  最高法執行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説,最高法執行指揮中心日常主要對顯示的終本案件(指由於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産而裁定終止本次執行程式的案件)和超期案件進行督辦,每起案件的流程都會顯示在大螢幕上,每起案件的承辦法官、申請人、進展程度清晰可見。

  “指揮中心平臺可供全國各級法院進行事項委託申請。”最高法執行局相關負責人説,以前異地執行時,至少要派出兩名法官和當地法院的協助,耗時耗力。有了這個平臺,異地查封賬戶、房産等工作只需在平臺上發起委託申請,請當地法院代辦後將相關司法文書上傳至平臺即可。

  去年以來,疫情給異地執行帶來諸多困難,全國法院廣泛運用平臺事項委託系統,積極開展異地委託執行,一大批跨域案件得以執結,取得良好效果。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執行某起案件時,發現被執行人在海南有一套房産,但安排執行法官赴海南查封需要聯繫當地法院,將花費不少時間。西城區法院在平臺上發出委託申請,最終,海南當地法院代替完成查封任務,為這起執行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據了解,2020年,全國法院發起事項委託133.6萬件,期限內辦結率98.7%,平均辦理用時5天,免去至少260萬次異地出行,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智慧執行

  為更好地保障執行工作,最高法從執行法官現實需求出發,加快推進“移動執行”App升級為“智慧執行”App。從2020年2月3日起短短3周內,全國法院指揮中心實現執行GIS指揮調度系統全部上線,覆蓋率達100%。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全國有3.3萬名執行幹警使用“智慧執行”App,共辦理案件136898件、召開遠端視頻會議和案件專題討論9000多場。其中,最高法執行局發起會商205次,各高級法院和中級法院分別使用680次和2840次,基層法院使用3500多次。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調解的一起經濟糾紛中,江西某酒店應向貴州某信託公司支付6776萬元及利息。因被執行人未履行調解書中確定的義務,信託公司向案件執行所在地——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因酒店仍被所謂的承租人、債權人、承包經營方等案外第三人強制佔用營業,情況比較複雜,江西高院運用智慧執行指揮系統遠端指揮,調配執行局和法警總隊、上饒公安特警、當地派出所民警、交警共計100多人組成聯合清場行動組,經過近5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圓滿完成強制清場,打出法院切實解決執行難的聲威。

  智慧執行系統的應用破解了執行難點,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去年1月20日至3月初,浙江法院通過智慧執行溝通當事人11.88萬人次,發送文書4.18萬份,結案2.62萬件,當事人足不出戶領取執行款2.73萬筆,金額合計28.19億元。

  安徽法院加大移動執行App應用力度,開通賬號3259個,應用40578人次,辦理執行案件746件。

  北京法院通過建立不動産線上查封系統,成功查控各類房産7139套;探索利用機動車道路停車資訊搜尋車輛辦法,與市交通委啟動技術對接,目前成功查封京牌小客車10018輛,辦案時間節約一半。

  “智慧移動執行系統可對全國各級法院充分發揮臨場指揮和統一調度功能,視頻畫面清晰,信號傳輸穩定,助力圓滿完成執行任務。”最高法執行局相關負責人説。

  線上解紛

  徐某某、葛某某夫婦向陶某借款100萬元,未按照調解書確定的期限還款,陶某向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扣押徐某某名下重型罐式半挂牽引車一輛。

  2020年2月13日,被執行人徐某某接到襄陽市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採購防疫酒精的委託,遂向法院申請解除車輛扣押。為了讓酒精罐車早日駛上戰“疫”一線,襄州區法院核實情況後特事特辦。執行法官迅速啟動網上辦案模式,經與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反覆溝通,申請執行人陶某同意解除對罐車的扣押,次日雙方便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在安徽,滁州法院首次利用全國企業破産重整案件資訊平臺召開網路債權人會議,審理涉案金額5.7億元的滁州萬聯置業執轉破案件;馬鞍山法院則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實現“僵屍企業”某高壓電氣公司的“騰籠換鳥”,釋放土地26.27畝、廠房11282平方米,盤活企業資産2300余萬元。

  全國各級法院注重強化善意文明執行,加強執行工作的規範化和精準化,既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也保障了民生和就業,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為了讓人民群眾在執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法院主動作為,不斷創新執行工作模式,綜合運用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實現執行資訊化“法院專網+網際網路”的全覆蓋應用和管理。

  最高法執行局相關人員透露,“智慧執行App當事人端”已經上線,提供“一站式”服務,促進了執行公開力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