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緬懷!總書記點讚的革命先烈

2021-04-05 08:41: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回望我們黨走過的百年征程,正是無數革命先烈,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築長城、前仆後繼赴國難,撐起了中華民族的錚錚脊梁,鋪就了復興之路的塊塊基石。

  從“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的李大釗,到“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三名女紅軍,再到“光榮屬於黨和人民”的狼牙山五壯士,還有“把決心寫在炸藥包上”的董存瑞、“寧願犧牲自己也決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只要有一口氣就保證完成任務”的黃繼光……習近平總書記頻頻點讚英雄、帶頭捍衛英雄、推崇學習英雄。

  又是一年清明節,讓我們跟著習近平總書記一起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李大釗】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産主義者,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闖進蘇聯大使館駐地,逮捕了李大釗等80余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説過,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95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

  ——習近平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夏明翰】

  1917年春,出身名門望族的夏明翰違背祖父意願報考新式學校,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共産主義戰士。1921年,經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産黨。他參與發動秋收起義,先後領導發動了平江、瀏陽的農民暴動,有力地配合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1928年3月18日,由於叛徒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場。行刑之前,敵人問夏明翰還有什麼話要説,他大聲道:“有,給我拿紙筆來!”於是,寫下了那首傳頌至今的就義詩。犧牲時,夏明翰年僅28歲。

  革命戰爭年代,共産黨人隨時面臨生死考驗,支撐他們視死如歸、革命到底的是堅定理想信念。毛主席、賀老總、夏明翰烈士等滿門英烈而初心不改。馬日事變後湖南一片血雨腥風,革命者血流成河卻沒有被嚇倒。夏明翰身陷牢獄堅貞不屈,在給妻子的家書中發出“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的豪邁誓言。和平年代,生死考驗少了,但考驗也無處不在,只有鑄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經受得住各種考驗。

  ——習近平2020年9月16日至18日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長征中的三名女紅軍】

  1984年11月7日,《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重走長征路時,經過沙洲村,遇到了年過八旬裹著小腳的徐解秀。老人把自己50年前“半條被子”的故事説給他聽,“3個姑娘長得很漂亮,有一個還不到20歲,心也好,你們説,一條被子能把半條給窮人,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人……”羅開富激動不已,連夜寫下《當年贈被情誼深 如今親人在何方》的報道,發表在《經濟日報》上,引起了鄧穎超等領導同志的重視。在鄧穎超的親自主持下,尋找3名女紅軍的行動在全國展開,遺憾的是英雄已無覓處。1991年1月,徐解秀病逝,她盼了一生,也沒能等到3名女紅軍。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説,什麼是共産黨?共産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長征中的軍需處長】

  1935年6月12日,紅軍克服千難萬險,用了大約3天時間,翻越夾金山,這是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軍需處長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個沒有留下姓名的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了戰友,為了別人能走出雪山,他將自己永遠地留在了山上。他的身體已經被凍僵,但他的信念卻在戰士們的身體裏沸騰!

  長征過雪山途中,有個同志穿著單薄的舊衣服被凍死,指揮員讓把軍需處長叫來,想問問他為什麼不給這個被凍死的同志發棉衣,隊伍裏的同志含淚告訴他,被凍死的這個同志就是軍需處長。管被裝的寧可自己凍死也沒有自己先穿暖和一點,這是多麼崇高的思想境界!覺悟看似無形,關鍵時就會顯現出強大力量。我們黨就是靠著千千萬萬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先進分子無私奉獻,才贏得了一場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習近平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趙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共産黨員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鬥爭。1936年,在與日軍作戰中負傷被俘,面對敵人的酷刑,她寧死不屈,從容就義。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殮著戰士的屍體,屍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産黨萬歲!”壯烈犧牲,年僅31歲。左圖是趙一曼留給兒子的唯一一張闔影。右圖是趙一曼寫給兒子的遺書。

  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戰家書,的確感人至深。趙一曼在臨死前的遺書中寫道:“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母親死後,我的孩子要代替母親繼續鬥爭,自己壯大成長,來安慰九泉之下的母親!”這些革命烈士的家書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材,應該編輯成冊,發給廣大黨員、幹部,大家都經常讀一讀、想一想。

  ——習近平2015年9月11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劉老莊連】

  1943年春,侵華日軍對江蘇北部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殘酷“掃蕩”。3月17日,在江蘇淮陰劉老莊,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82名官兵在白思才、李雲鵬率領下,奮勇阻擊各路敵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安全轉移。3月18日,日偽軍集中炮火對4連陣地進行了毀滅性炮擊,並以大隊騎兵實施衝擊。4連官兵不懼犧牲,浴血奮戰,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斃傷日偽軍百餘人,苦戰至黃昏,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新四軍第3師第7旅為表彰4連的英雄壯舉,命名4連為“劉老莊連”。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鬥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殉國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千千萬萬抗日將士的傑出代表。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習近平2020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江竹筠】

  江竹筠,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著名革命女烈士。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出賣,江竹筠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國民黨軍統特務用盡各種酷刑,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産黨員身上打開缺口,破獲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竹筠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産黨員的意志是鋼鐵!”1949年11月14日,重慶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為共産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重慶涌現了大批大義凜然、高風亮節的共産黨人,如信仰堅定、不怕犧牲的趙世炎等人,英勇善戰、屢建功績的王良等人,堅貞不屈、永不叛黨的江竹筠、王樸、陳然等人,嚴守紀律、勇於犧牲的戰鬥英雄邱少雲,等等。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産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岩精神”。

  ——習近平2019年4月17日在重慶考察時的講話

  

  【楊根思】

  1944年,楊根思參加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同年11月,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裏週邊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激戰中,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衝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時年28歲。

  【黃繼光】

  1951年3月,黃繼光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奉命連夜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再不拿下高地將貽誤整個戰機。時任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然而黃繼光等人在距敵火力點不到50米的地方被發現。關鍵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碉堡冒著火舌的槍口!敵人的機槍啞了,戰友們衝上去,一舉奪回高地。戰鬥結束後,只見黃繼光的胸膛被火藥燒黑了,佈滿了像蜂窩一樣的彈洞。在他爬向敵人碉堡的來路,拖著一條10多米長的血跡。犧牲時,黃繼光年僅21歲。

  【邱少雲】

  1949年12月,邱少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鮮戰爭爆發後,他積極報名參加志願軍。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作戰任務。10月11日夜,邱少雲部隊組織500余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的燃燒彈落在了邱少雲的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雲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他後退幾步,就勢一翻,就可在泥水裏將火苗撲滅。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志願軍將士冒著槍林彈雨勇敢衝鋒,頂著狂轟濫炸堅守陣地,用胸膛堵槍眼,以身軀作人梯,抱起炸藥包、手握爆破筒衝入敵群,忍饑受凍絕不退縮,烈火燒身巋然不動,敢於“空中拼刺刀”。在他們中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英雄們説:我們的身後就是祖國,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後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

  ——習近平2020年10月2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産黨人對共産主義遠大理想的堅貞。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為了這個理想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為了這個理想浴血奮戰,直至獻出最寶貴的生命。

  多希望他們能看到今日中國之偉大盛世,看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人民沿著復興之路闊步前進的堅定步伐,看到中華民族無比光明無比壯闊的發展前景!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

  請放心,有我們在,定讓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永存!

  策劃:王文婷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