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社區有劉安,大家都平安”——追記北京豐臺民警劉安

2021-04-03 08:4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蒲黃榆派出所社區民警劉安(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題:“社區有劉安,大家都平安”——追記北京豐臺民警劉安

  新華社記者魯暢、夏子麟

  “我叫劉安,平安的安。”這是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蒲黃榆派出所社區民警劉安自我介紹時必説的話。

  “社區有劉安,大家都平安。”劉安用34年的堅守和奉獻,讓自己的名字變成了當地社區百姓的口碑。

  2021年3月7日,劉安突發心臟疾病因公犧牲,永遠地離開了他摯愛的工作崗位,終年55歲。

  3月9日,劉安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數百名劉安生前戰友、各界群眾自發前往悼念送行。人們在淚水中緬懷這位同事眼中的好戰友,社區老人眼中的“乾兒子”,困難孩子眼中的“好爸爸”……

  34年如一日,保一方平安

  1987年2月,21歲的劉安退伍後考入公安系統。1996年,他負責轄區內的蒲黃榆第二社區。當時,社區的蒲黃榆一里、四里還是開放式小區,流動人口眾多,帶來不小安全隱患。

  劉安堅持認為,只有將小區進行封閉式改造管理,才能杜絕無關人員隨意出入,把入室盜竊發案量降下來。然而,升級改造需要專業公司支援才能實現。

  當時正值盛夏酷暑,劉安和社區幹部連續跑了七八趟,和專業公司談合作。一次,劉安的車壞了,他就走著過去,不一會兒便渾身濕透。最終,合作談成了。小區平安建設改造正式啟動後,劉安不閒著,頂著高溫來來回回前往建材市場購買材料,配合專業施工人員把安全門和護欄一一裝上。改造完成後,小區再也沒有發生入室盜竊案件。

  提升了硬體還不夠,為了提高百姓的安全防範意識,劉安經常背著一個錄音喇叭,利用巡邏時間在社區宣傳安全防範常識。2011年,通過多方支援,加上自掏腰包2000元,劉安在社區警務站創辦了“平安之聲”廣播室。

  他編輯的廣播稿內容包括防範知識、服務資訊和生活小常識,第一次播出就受到了社區居民一致好評。當年5月,他又主編了《平安之聲報》,首期1000份不到兩個小時全部發放到了居民手中。

  從那時起,“社區有劉安,大家都平安”就成了劉安的口碑,在社區流傳開來。

  34年如一日,助轄區老小

  蒲黃榆第二社區是老舊小區,老齡人口占70%以上。很多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是劉安1987年入職以來主要的幫扶對象,他經常到府給老人送飯拿藥、跑腿辦事,幫助解決家庭糾紛,給一些去世的孤寡老人送終善後……

  徐長秀是蒲黃榆第二社區原黨委書記,與劉安共事過18年。在徐長秀的記憶中,每個除夕夜,劉安都陪伴在社區孤寡老人身邊。2003年“非典”時期,劉安二話不説跑到醫院為一名向他求助的獨居老人拿藥,“老人拿到藥當時就哭了,因為那時候沒人敢往醫院跑。”

  就這樣,劉安成了很多社區老人眼中的“乾兒子”。80歲的黃振迎和老伴兒住在社區16年,大事小事都找劉安幫忙。3個月前,老人的房産被繼子暗中出租,劉安找律師、仲介,歷時兩個多月終於把老人的房子要了回來,並收回了租金。

  “社區有劉安,是我們大夥兒的福氣。”黃振迎説,他就信劉安,而且放心把自己的房産證交給劉安保管。

  劉安先後幫助了70多位轄區孤寡老人,還無償資助18名孤困兒童、10名困難學生,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警察爸爸”。30多年來,他累計向轄區貧困家庭捐資20余萬元,自己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34年如一日,傳雷鋒精神

  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榮獲個人嘉獎8次,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豐臺公安分局現場陳列的劉安所獲獎狀與獎章,記錄了他34年不凡的從警生涯。

  言傳身教下,劉安的徒弟們不僅學到了他處理社區警務的方法,更學到了他對群眾的滿腔熱忱。現任蒲黃榆派出所副所長的魏建東,論職務是劉安的領導,但每次見到劉安,都敬重地叫聲“師父”。

  2000年7月,魏建東成了劉安的徒弟。“剛工作時年輕氣盛,有時對群眾説話態度不好。”魏建東回憶,劉安當時語重心長地對他説:“和群眾打交道是一門藝術,不能簡單粗暴,不是比誰聲音大,需要的是耐心、細心,要時刻想到群眾的訴求,用群眾的思維來替他們解決問題。”

  早在2002年,劉安就在社區組建“雷鋒志願者團隊”。今年3月5日,劉安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介紹團隊成立20年之際,在社區組織學雷鋒活動的情況。“20年的堅持,20年的傳承,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他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豐臺公安分局政治處主任王學忠説,劉安常對青年民警説的一句話是“人總該為這個時代付出些什麼”,多年來,他始終在用高尚的精神激勵戰友,用樸實的行動感動群眾。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