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貴州:家庭農場成鄉村振興生力軍

2021-03-31 14:43:00
來源:貴州日報
字號

  規模不斷擴大 效益穩步提升

  家庭農場成我省鄉村振興生力軍

  為抓好家庭農場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近年來,我省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家庭農場的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迎來新機遇,步入發展快車道,生産經營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資源優勢轉化經濟效益

  山地,曾桎梏著貴州農業,如今,山地正成為貴州最大的發展特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取得新發展,産業興旺活絡了鄉村振興的血脈。一大批小農戶乘勢而為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家庭農場,實現穩産增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邰玉英一家是岑鞏縣天星鄉的油茶種植大戶,于2016年建起了家庭農場,通過利益聯結,組織務工,土地承租等,帶領當地農戶一同增收。2019年,300畝油茶已全部投産,銷售油茶籽51.5噸,總營業收入16.48萬元,支付土地租金1.1萬元,務工勞務費6萬元,純利潤9.38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務工750人次。

  去年,邰玉英充分利用油茶林的空間,引進105隻山羊發展林下養殖,解決除草問題。目前,她的農場已成為天星鄉林下經濟産業的核心基地,2020年被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接下來,要不斷提升生産水準,提高生産效益,讓家庭農場實現可持續發展。”邰玉英的丈夫倪明遠説。

  去年被評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的還有紫雲自治縣楊廷興的家庭農場。楊廷興立足種植品種優勢,將長期與短期品種相結合,打造全年都能采收的蔬菜種植農場。“我採取的方式是將土地流轉後,又將土地分到村民手裏,我提供所需的秧苗、肥料、機械等農資,村民們自發去種植,再由我統一收購、加工和銷售。”楊廷興介紹,由於一年四季都是采收季,村民們不用擔心會出現收入真空期。目前,楊廷興的蔬菜種植基地已實現年産值200余萬元。

  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積極服務和帶動了當地農戶,成為了助農增收的一股有生力量。

  市場需求引領發展道路

  如今,我省各地家庭農場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呈現出了種養結合、生態迴圈、農旅結合等各具特色的創新模式,市場應變能力不斷增強。

  貴定縣昌明鎮岩下鄉鐵鎖岩村玉華農場負責人羅天玉從事蔬菜種植多年,于2016年註冊了家庭農場,主要種植茄子、黃瓜等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至150畝之間。羅天玉長期關注貴陽、湛江的批發市場,了解銷售品種及銷售量等資訊,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産。2019年,羅天玉將目標市場細分為農家樂、社區和集貿市場等3個部分,還就近圈定3家農家樂作為固定客源,銷量約佔總量的40%。

  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沙廠鄉興隆村勇躍養殖場裏,164頭育肥豬正茁壯成長。再過兩個月,又有30余頭育肥豬可以出欄。

  該家庭農場負責人高勇時刻關注豬價的市場變化,當市場豬價低迷時,果斷地迅速淘汰舊品種,引進優質品種,加大仔豬的銷售量,減少育肥豬飼養量;而當市場走高時,就加大育肥豬飼養量,減少仔豬銷售量,最大化的規避市場風險。憑藉著對市場變化規律的準確把握,高勇的養殖之路越走越順。2020年,養殖場共出欄120頭育肥豬和仔豬,産值70余萬元。

  隨著鄉村旅遊市場需求的日益旺盛,在貴州,不少家庭農場成為了鄉村旅遊的新去處。

  “春有草莓,夏有西瓜,秋有桃子,冬有柑橘。目前,農場裏共12種水果錯季交替上市,這樣能保證遊客任何一個季節來到這裡,都能品嘗到新鮮美味的水果。”正安縣慧農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吳邦超祖祖輩輩都從事苗木類産業,不論是技術還是經驗,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如今,他的家庭農場已成為集觀光、採摘于一體化的年産值150多萬元的四季採摘園。

  科技引領創新經營模式

  家庭農場對於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營模式、科技含量與經營理念都實現了現代化,提高了生産銷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適度規模讓家庭農場效益最大化。息烽縣潔陽家庭農場結闔家庭勞動力和管理能力,確定合理適度的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0畝左右,年收入穩定在30至40萬元。該家庭農場負責人查登莉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每個勞動力種植管理蔬菜的面積在30-40畝比較合適,每季雇工3到5人的情況下就能完成所有蔬菜種植、初加工及銷售作業。

  規範經營讓家庭農場“提質”。冊亨倫達畜禽養殖場輻射帶動周邊農戶一同發展蛋雞養殖,逐步形成了蛋雞養殖小區,在蛋雞養殖小區實行聯防控制體系,實施六個統一,即“統一管理、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收購、統一銷售”。

  科技引領讓家庭農場綠色發展。沿河盛鴻畜禽家庭農場利用當地依山傍水的自然資源,放養農場蛋鴨發展生態養殖,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補充所需的各類飼料,採取安全綠色防控措施,不僅降低了養殖成本,減少了疫病發生,更確保了鴨蛋的品質。

  創新路徑讓家庭農場更顯優勢。我省積極引導家庭農場與企業和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聯合合作。凱里玉龍養殖場與廣東溫氏集團合作,在享受公司服務的同時,也為溫氏集團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豬供應,建立了較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如今,我省家庭農場不斷創新農業經營模式、提高農業生産效益,搭建起農業綠色發展新平臺,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在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中大顯身手。(記者 金忠秀)

  貴州納入全國名錄系統家庭農場數

  ● 2019年5408家

  ● 2020年29674家 其中省級示範家庭農場652家 縣級以上示範場1900家

  ● 全省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達300萬畝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