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在這裡度過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建福州考察調研。回到這座熟悉的城市,習近平深情地説:“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歲到這裡,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在這裡度過,有很多體會。”
1990年至1996年,習近平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他建設“菜籃子工程”、推動棚戶區改造、保護三坊七巷、謀劃“3820”工程……一項項舉措落地生根,至今澤被當地人民。
00:51
一
“你們知道福州人最怕的是什麼嗎?”
一次,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問身邊工作人員。大家有的説這個,有的答那個。
習近平揭開謎底:“福州人最怕的就是水火無情。為什麼?福州這個地方很多都是木板房,火一燒就是一大片。閩江一發大水,水就會倒灌進來,百姓就遭殃了。”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福州修建起堅固的鋼筋水泥防洪堤,一舉解決了千百年來的洪澇問題。同時,習近平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昔日的“紙褙福州城”成為安居樂業的“有福之州”。
民生無小事。主政福州期間,習近平規定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要給福州市民做20件實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菜籃子工程”。
因為經常有颱風、洪澇,菜地動不動就被沖走了,福州蔬菜供應鏈説斷就斷。而且,福建山多地少,種蔬菜就不能種糧食。習近平下定決心,要通過“菜籃子工程”解決市民吃菜難問題。
習近平提出,把瑯岐島和閩侯的南通、南嶼列為福州市最大的菜籃子基地。同時,他要求大力發展副食品生産基地、蔬菜生産基地,加大養豬、養雞、養鴨、蔬菜種植的投入,保障市場供應。
習近平主政期間,福州“當地生産為主,外地供應為輔”的蔬菜供應格局基本形成,肉、禽、蛋、菜、果十分充足,價格平穩。當時,媒體調查顯示,“菜籃子工程”被福州市民評為“最滿意實事”的頭一件。
這次,習近平在福州考察調研時,仍不忘叮囑:建設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籃子、人居環境、城市空間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好。
3月24日下午,習近平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園考察時,向市民們招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二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
三坊七巷形成于晉、唐,鼎盛在近代。這裡不僅保留了千年坊巷格局,還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林覺民等著名歷史人物。
這片人傑地靈的寶地,卻在20世紀80年代的城市開發建設中岌岌可危。緊急關頭,福州市一位政協委員寫信給新任市委書記習近平。習近平聽聞這一消息,立即要求暫緩拆遷。
1991年3月,習近平在三坊七巷召開了一場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他語重心長地説:“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後代。”
從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城市開發建設和文化遺産保護的衝突之間,考驗的是歷史遠見。
1992年1月24日,習近平在《福建日報》發表文章《處理好城市建設中八個關係》,其中寫道:“保護古城是與發展現代化相一致的,應當把古城的保護、建設和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
2008年,習近平已到中央任職。福州市相關領導去北京出差時,向他彙報三坊七巷的保護情況。習近平感慨地説,三坊七巷應該好好保護!當年我們部分同志對問題的看法有局限性,這也是青春的困惑、成長的煩惱。
習近平保護三坊七巷,已成為福州市民津津樂道的故事。日前,習近平再次踏訪三坊七巷。他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
3月24日下午,習近平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考察時,向遊客和市民招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三
1990年9月,在閩江職業大學迎新暨軍民共建大會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幹部走進會場。他便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這所學校的新校長。
上任伊始,習近平明確提出:“從我開始不當挂名校領導,關心這個學校建設,應該及時解決具體問題。”此後,儘管習近平工作繁忙,仍通過現場辦公等方式,和全校師生共謀發展。
習近平到任時,校園面積只有35畝,全校只有3棟樓。他親自謀劃部署,主持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發展規劃。
1991年10月,總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毓英樓”落成。在“毓英樓”落成暨建校七週年慶典上,大家發現,習近平在合影時沒有按“慣例”站在中間位置,而是把老領導、老同志和嘉賓安排在中間,自己站到了邊上。
1996年4月,習近平離任履新。他致信閩大全體師生員工,寫道:我將一如既往地心繫閩大,熱愛閩大,為閩大的發展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如今,閩江職業大學已經和福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為閩江學院。這次“老校長”習近平重返校園,他一進閩江學院就感慨:過去巴掌大的地兒,現在這麼大的發展,滄桑之變啊!
在閩江學院校史和應用型辦學成果展示廳中,“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十分醒目。習近平當年提出的這一辦學理念,影響深遠。
3月25日上午,習近平在福州閩江學院考察時,向師生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四
1990年6月,一艘客輪行駛在閩江。
客輪尾部,擺放著一張簡陋的桌子,福州地圖在上面鋪展開來。剛上任的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和同事們一邊看地圖,一邊討論福州的發展方向。
當時,中國各地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發展態勢。作為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福州市如何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必須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做到每3至5年上一個新臺階,儘快改變港澳粵閩臺南中國海區域內我們處於‘後排就座’的狀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説,“現在我們組織了一個班子,準備做些深層次的探討,研究20年後福州市將達到怎樣一個發展水準。”
這個班子,由習近平親自擔任總指導。1992年,在他的倡議和主持下,《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出臺。這份文件科學謀劃了福州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被稱作“3820”工程。
習近平從長遠目標著手,全盤統籌考慮福州未來發展。在他看來,福州基本上是一座沒有“雕琢”過的城市,要發展就一定要有長期設想。
在“3820”工程指導下,一批重點主導産業集群形成規模,長樂國際機場、福廈高速、福州港等重大基礎設施接連落地,為福州發展蓄積了強大勢能。“3820”工程擘畫的藍圖,2010年全部實現。
一天,福州的幾位退休老同志碰到一起,大家感慨地説:“現在,習總書記的‘中國夢’,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3820’。‘3820’就是習總書記給我們提出的‘福州夢’。今天,這個夢已經完全實現,‘中國夢’的實現也不遠了。”
文/鐘祺
資料/新華社、中國青年報、學習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