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方制裁,揭開反華機構面具
中方決定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英國“中國研究小組”等實施制裁
揭開反華機構面具
3月27日,據外交部網站消息,針對美國、加拿大基於謊言和虛假資訊于3月22日對中國新疆有關人員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的行徑,中方決定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曼欽、副主席伯金斯,加拿大聯邦眾議員莊文浩、眾議院外委會國際人權小組委員會實施制裁,禁止上述人員入境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禁止中國公民及機構同上述人員交易或同上述實體往來。
近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的有關機構和實體受到中國的制裁。中國為什麼對這些機構和實體發起制裁?它們究竟是什麼來頭?
1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大筆一揮,把世界半數以上人口打入另冊
被制裁的機構中,有一些有著“官方血統”。本次受到制裁的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就是實實在在的美國聯邦政府機構。
USCIRF成立於1998年,主要職能是“監督觀察世界各國的宗教自由現況、是否有違反宗教自由的情況”,並向美國總統、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提出政策建議。
作為政府部門,USCIRF的預算全部由美國聯邦政府提供,全體人員均屬聯邦員工身份。8名委員分別由美國總統及聯邦參議院、眾議院領袖任命。
自成立起,USCIRF便自説自話地承擔起了“國際宗教裁判”的重要職責——説誰迫害宗教自由,誰就迫害了宗教自由。
2020年4月28日,USCIRF發表了2020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這是該委員會發表的第21個所謂國際宗教自由年度報告,不出意外,中國第21次被列入了“黑名單”。報告稱,中國“系統、持續和嚴重”侵犯宗教自由,並呼籲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制裁中國機構和官員。報告還建議美國政府向中國施壓,否則美方將不會參加在北京舉辦的2022年冬季奧運會。
不僅要對美國政府提出建議,USCIRF還積極地對其他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指手畫腳。在2020年中國與教廷續簽主教任命協議時,USCIRF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反對。
政治方面要干涉,經貿領域也不能放過。USCIRF甚至直接向市場伸出了“手”,對美國企業施壓。2019年,該委員會委員鮑爾譴責美國企業“正屈從於中國的價值觀”。他表示,“與中國的貿易應該是以改變中國為目的,如果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順從中國政府的意願,與中國的貿易就會改變美國”,並呼籲“我們希望美國政府向美國企業施壓,促使他們捍衛國家的價值”。
事實上,中國不是唯一被該機構盯上的國家。2020年該機構發佈的報告中,包括俄羅斯、印度、土耳其、越南、埃及、古巴在內的29個國家被列入所謂“特別關注國”和“特別觀察國”名單。
“29國人口總數超過4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57%,也就是説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大筆一揮,就把世界半數以上人口打入另冊。”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教授徐以驊表示。
沒有平等的對話,只有無端的指責制裁。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宗教自由與否,會不會被列入“黑名單”,全看該國和美國關係如何,它的“價值觀”是否符合美國的心意。
該委員會在報告中呼籲美國對印度實施制裁,包括對印度官員實施簽證禁令,同時對“監督仇恨言論”的“社會公民團體”提供資助。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隨後表示,印度政府堅決駁斥該委員會的相關調查,並開始對一部分美國政要的資産進行凍結,同時限制他們入境。
針對該委員會的抨擊,土耳其駐華盛頓大使科裏奇做出強硬回應:“對於以宗教自由的名義聲稱捍衛的所有價值,你們是羞恥之源,非常遺憾。”
2 英國“中國研究小組”,充當反華挑唆者
被制裁的機構中,有一些頂著“研究機構”的頭銜,例如英國“中國研究小組”。
2020年4月,“中國研究小組”成立,該小組的創始人是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專責委員會主席湯姆 圖根哈特,以及英國前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的前顧問尼爾 奧布萊恩。“中國研究小組”的創始人不遺餘力地渲染“中國威脅論”。疫情期間,由於英國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位居全球前列,引發群眾不滿,圖根哈特便把鍋甩到了中國身上,批評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未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造成英國疫情蔓延,又指責中國“偽造疫情死亡統計數據”。
自創立後,該小組一直在“一帶一路”、中英合作、華為、中國香港和新疆等問題上挑事。約翰遜政府允許華為參與建設英國的5G網路,圖根哈特説這是“養虎遺患”;TikTok考慮把總部遷往英國,奧布萊恩立刻表示其應先接受英國政府的安全審查和代碼調查。
這樣賣力抹黑中國的小組,自然深受美國一些政客的歡迎。去年7月,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訪問英國時,就打破外交常規,在與英國首相約翰遜會晤前,先去見了“中國研究小組”的成員。
果不其然,得到美國“盟友”支援的圖根哈特此後更加大肆在涉疆、涉藏、涉港問題上向中國潑臟水。
2020年12月,“中國研究小組”發佈《在新世界捍衛民主》報告,建議英國仿傚美國,支援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移民,協助他們及其公司轉移資産及業務到英國,借此遠離中國,並建立國際法律援助基金,協助持BNO的港人保障自己的權利,同時建議英國限制中國參建英國關鍵基建,對侵犯新疆和香港人權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等。
出席這份報告線上發佈會的還有“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前主席羅冠聰,他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香港警方通緝,去年7月自曝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離開香港逃往英國。
“他們代表了西方對中國的一種偏見,是在維護西方國家狹隘的自私的利益。”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認為。
3 披著“非政府組織”的外衣,在世界各地進行“民主輸出”、秘密滲透
被制裁的機構中,還有一類披著“非政府組織(NGO)”的外衣,例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
NED是一家美國機構,成立於1983年。按照官方口徑,其目的是對美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民主輸出”。
雖然號稱NGO,但是NED的活動資金基本來自美國國會的年度撥款。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曾披露,NED的2011年納稅申報單顯示,其99%的經費來自美國國會,年度經費約1億美元。
NED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提供資金。根據官網公佈的消息,基金會每年都會提供1600多筆贈款,以支援在90多個國家及地區為民主目標而努力的海外非政府組織的項目。即便是在新冠疫情席捲整個世界的形勢下,NED仍“驕傲地”宣稱,其在2020財政年度總共向全世界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995個活動項目提供了2.54億美元的資助經費,創造了這個組織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
那麼,NED的錢都發給了誰?
以亂港組織為例,NED可謂“出手闊綽”。在修例風波中異常活躍的所謂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便從NED接受了150萬美元亂港資金。黃之鋒創建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向其申請的100萬美元也獲得批准。“民主動力”、“工黨”這兩個長期從事亂港“事業”的政黨成功申請了180萬美元,NED還表示,在2020年3月批出款項後,如“工黨”在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需要資金資助,可再提申請。
2月24日,NED官網發佈了2020年其對中國內地投入的約585萬美元“活動經費”帳單,涉及方方面面——例如,“收集資訊、證據,推動中國政府為新冠疫情負責”;“就民主化和社會運動對民間社會活動家進行教育和培訓”等。
以NED為首,部分NGO的“過往戰績”可謂“輝煌”。2011年,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之春”中被迫下臺。次年,埃及法院指控多個本國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從事非法政治活動,名單中不乏來自美國的NGO。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開始通過NGO秘密滲透埃及等國,輸出所謂“民主”價值觀;後來更通過非暴力行動和戰略應用中心,向世界各地反政府勢力傳授策動“顏色革命”的技巧。
法新社指出,早在“阿拉伯之春”前,已有大量NGO和半官方機構,包括美國的自由之家、國家民主基金會、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國際共和研究所等,在中東地區扎堆,意在培養當地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上述機構以非政府組織自居,實際上都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大量資助。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來自突尼西亞、埃及等國的活動分子,在“阿拉伯之春”爆發前就開始接受NED資助。2009年,NED預算被提升至約1.32億美元。
打開NED主頁,上面充斥著抨擊他國人權的新聞。針對美國種族歧視引發的人權悲劇,卻筆鋒一轉,讚美起美國種族運動的成就和高尚的價值觀。人權的“燈塔”,始終只照得見別人,照不到自己。
4 中國人民不惹事、不挑事也不怕事,不會被訛詐
被制裁機構組織介入領域之多、行事之明目張膽、謊言之荒謬無恥,早已超出一個有良知的人的想像。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基於少數反華分子炮製的謊言和虛假資訊,頻頻發動單邊制裁、肆意干涉中國內政。針對“制裁”大棒,中方的反擊措施越來越及時、有效,制裁對象既包括政府官員,也針對企業及非政府組織;既有對等回應,也有“秋後算賬”。
在中方宣佈制裁後,法、德等歐洲國家竟召見中國大使提出交涉,宣稱中方制裁“不可接受”。這其中的強盜邏輯讓人啼笑皆非:我可以制裁你,但你決不能制裁我。只許自己任意抹黑攻擊,甚至基於虛假資訊和謊言任意制裁,卻不許中方還嘴還手,這本身就是雙重標準,就是霸淩、霸道和虛偽的表現。
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賴恩 哈斯表示,“中國致力於傳遞一份資訊,那就是他不會在挨打後不敢還手。”
中國一直致力於辦好自己的事情。中國人民不惹事、不挑事也不怕事,不會被訛詐。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世人看穿了“人權教師爺”的把戲——
黑人弗洛伊德被殺案將進行開庭陳述之際,審理法院周圍已架起三米多高的防爆隔離墻和鐵絲網,2000多名國民警衛隊軍人和1000余名州警到位。如此強調民主自由的美國,為何如此抗拒“美麗的風景線”?
截至目前,美國累計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超3021萬人,因為新冠肺炎感染相關死亡累計人數接近55萬人。如此關心“人權”的美國,為何面對人民的生命健康卻如此漠視?
一些執著于對他國指手畫腳的西方國家應該管好自己的事,把那些進行政治操弄的錢省下來花在自己的人民身上。(本報記者 李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