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脫貧走向振興” 中國日報社“新時代大講堂”講述中國減貧故事

2021-03-22 14:37: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為深入闡釋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歷史意義,3月18日晚,中國日報社舉辦了主題為“從脫貧走向振興:中國經驗 世界共用”的線上“新時代大講堂”,中外人士發表演講,總結中國扶貧經驗,講述中國和世界減貧故事,為促進世界減貧與和平發展建言獻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發表致辭。庫恩基金會主席、創始人、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 勞倫斯 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孟大為(David Monyae),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國日報社資深外籍記者聶子瑞(Erik Nilsson)從自身參與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經歷出發,介紹舉措,總結成果,並講述了中國積極貢獻國際減貧事業的生動故事。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

  白雅婷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中國消除農村地區極端貧困表示祝賀。她認為,在過去的四十年中,超過7.5億的中國人成功擺脫貧困,約佔全球脫貧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三,這是全球減貧事業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取得這一成就,得益於其精準扶貧、上下聯動等方針政策。中國的減貧實踐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有價值的範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正在與中國政府積極協作,面向各國推廣中國減貧經驗。她相信,中國如果繼續保持消除絕對貧困的決心和毅力,不僅能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發展,還能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

  周樹春在致辭中説,減貧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一個歷史性課題。前不久,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經驗有助於為世界建立新的減貧範式貢獻智慧、知識和方案。“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庫恩結合自身30多年來對中國的研究和在中國貧困地區的實地考察,分享了他對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深入理解。他認為,中國脫貧攻堅事業取得成功,是促使世界消除對中國的偏見、打破刻板印象的最好故事。中國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産黨的有力領導和組織動員,是習近平主席的莊嚴承諾和強大領導力,是中國政治制度的巨大優勢。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幫助人民脫貧,展示了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如何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都可以從中學習借鑒有益經驗。未來的歷史學家可能會將中國的脫貧實踐和成就作為世界消除極端貧困事業的里程碑。

  王行最介紹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圍繞實現“消除貧困、零饑餓、健康福祉、優質教育、清潔飲水和體面工作”等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亞洲和非洲開展系列項目的情況,講述了微笑兒童、愛心包裹、青年職業培訓等項目受益者的故事,表示中國在消除國內貧困的同時,也積極承擔了國際責任。上述項目共惠及24個國家的130多萬人,深化了民心相通。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參與者,中國扶貧基金會將繼續鞏固成果,努力推廣並拓展現有項目,並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啟動新項目,以更好應對全球貧困治理新挑戰,致力於建設沒有貧困的世界。

  孟大為高度評價了中國的發展成就,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舞臺上最關鍵的角色之一。在習近平主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中非關係不斷深化發展,中國在非洲貿易和投資夥伴中名列前茅。為更好地推動大多數非洲人擺脫貧困,非洲有很多東西要向中國學習。他認為,在中國共産黨迎來建黨100週年之際,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標誌著中國共産黨又走了一次長征,這是走向繁榮和享譽全球的長征。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和目前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輝煌成就值得尊敬;中國共産黨開闢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給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希望。

  聶子瑞一直致力於研究“戰勝貧困後的前進之路”這個重要議題。作為中國日報外籍記者,他走遍了中國所有省區市,不久前出版了新書《太陽升起——“美國小哥”見證中國扶貧奇跡》。他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在青海玉樹、四川汶川等貧困地區採訪報道和組織開展教育扶貧項目的經歷,展示了當地群眾生産生活狀況和中小學教學條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認為,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近年已幫助160多個國家開展扶貧工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取得了偉大的進步,也為世界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時代大講堂”由中國日報社于2018年初創辦,充分利用自身國際化、全媒體、多語種、多平臺的優勢,通過創新敘事方式,打造新時代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的新平臺,此前已在北京、天津、杭州、澳門、蘭州等城市以及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南非約翰內斯堡等地成功舉辦17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