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人工林面積穩居全球第一 造林綠化帶動産業富民

2021-03-21 08:4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保護森林,我們在行動

  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公益短片,呼籲大家行動起來,攜手恢復森林。

  《聯合國森林戰略規劃(2017-2030年)》在“願景部分”特別指出:“所有類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樹木得到可持續管理,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為當代和子孫後代提供經濟、社會、環境與文化效益。”同時明確,到2030年,全球森林面積增加3%。

  近年來,中國創新推動森林可持續經營,積極參與全球森林治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為實現全球森林目標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

  我國人工林面積穩居全球第一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可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發揮巨大的碳匯功能,並具有碳匯量大、成本低、生態附加值高等特點。

  “森林對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調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貯碳、吸碳和放碳。聯合國糧農組織對全球森林資源的評估結果表明,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重要的貯碳庫,全球森林面積約40.6億公頃,約佔總陸地面積的31%,森林碳貯量高達6620億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數量品質並重,深入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每年造林面積都在1億畝以上。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彭有冬介紹,目前,我國森林面積達2.2億公頃,森林蓄積175.6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91.86億噸。同時,我國森林資源中幼齡林面積佔森林面積的60.94%,中幼齡林處於高生長階段,伴隨森林品質不斷提升,具有較高的固碳速率和較大的碳匯增長潛力。

  通過不懈地植樹造林,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積量提高到175.6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穩居全球第一。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0.1%提高到41.11%,城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城鄉人居環境總體上實現了由黃到綠、由綠到美的轉變。

  造林綠化帶動産業富民

  地處四川省什邡市的鎣華鎮山巒疊翠,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綠色生態資源如何變為富民資源?

  為確保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鎣華鎮投資100萬元到四川紅峽谷林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修建星空木屋,發展森林康養旅遊産業。産業發展收益的30%作為預留扶貧保障金,用於優先解決重大疾病、重度殘疾和無勞動能力等特殊人群需求,其餘70%平均分配,為確保脫貧戶不返貧提供堅實保障。

  森林旅遊項目的蓬勃發展,還帶動了周邊旅遊餐飲、住宿等發展,輻射百餘戶家庭實現增收。

  守護生態美,贏得百姓富。宜居宜業的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森林覆蓋率高達83.7%,綠色成為這個南方山村的亮眼底色。“我們村自然環境優美,特別是村南邊的九溪廬擁有8000畝原始森林。”培斜村黨支部書記華錦先説,如何讓好風景有“錢景”,大家都沒少動腦筋。

  為發展森林旅遊,培斜村成立生態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集體經濟投入、村民入股、吸引社會資本等籌集建設資金。幾年間,“溪流漫步”“森林飛越”“同心玻璃橋”等鄉村旅遊項目亮相,吸引了眾多遊客。

  “十三五”以來,我國森林旅遊産業規模快速壯大,森林旅遊遊客量達60億人次,森林體驗、森林養生、森林療養等新業態新産品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森林旅遊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産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産業。

  中國經驗獲國際社會高度讚賞

  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既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也是我國政府的鄭重承諾。

  當前,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成為全球森林治理的核心內容。在新的全球森林治理體系中,我國開展履約示範單位建設,不僅促進了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而且為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自2012年開始,原國家林業局選定12個單位作為首批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示範內容從傳統的森林經營逐步擴展到森林文化、自然教育、森林康養、國家公園建設、城鄉林業融合發展等領域。截至目前,示範單位已增加到15個。

  堅持不懈的努力為中國贏得了讚譽——三北工程成為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範,2018年經國家林草局推薦,被聯合國經社部評為“聯合國森林戰略規劃優秀實踐獎”;首批履約示範單位之一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于2017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地球衛士獎”,前不久又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聯合國森林論壇秘書長在森林論壇大會上稱讚,中國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實踐彰顯了其言必信、行必果的堅定意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表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林草系統將全力推動落實林長制,編制林業草原保護髮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區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工程,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確保如期完成“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要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的目標任務,為構築生態安全屏障、保護森林資源、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

  (本報記者 李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