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思政實踐】辦好思政課需善用“三度”“三力”

2021-03-20 10:18: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思政課對於廣大青少年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一個“善”字,既有期望也有鞭策,更為今後辦好思政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接班人指明瞭方向。

  善於聯繫現實,讓思政課更有深度和説服力。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乾巴巴的。現實生活中永遠不乏生動鮮活、內涵豐富的題材。在四川涼山森林火災和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年輕一輩誓死捍衛了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在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一線,年輕的一代勇於接過社會責任的接力棒……思政課只有善於聯繫社會實踐、時代大勢,才會更加鮮活、深刻,也才會更有説服力,才能更好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善於抓好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讓思政課更有溫度和感染力。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的品質直接決定思政課的成效,辦好思政課必然需要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作為新時代的引路人、傳播者、燃燈者,教師首先必須要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較強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要言傳和身教相結合,以日常點滴贏得青少年信任。要和青年人時時交流,及時解決青年人的困惑,潛移默化中將道理傳授給青年一代。

  善於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讓思政課更有維度和親和力。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是辦好思政課的重要因素,關係思政教育教學的“有效率”和“轉化率”。要著力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下大功夫,切實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堅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打好組合拳,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採取更加多元的教學法,提升思政課教學品質,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熱情。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力戒形式化、表面化,針對問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啟發思維,切實增強立德樹人的實效。

  辦好思政課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有利於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選擇,有利於提高人民綜合素質,有利於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需全黨全社會發揮協同效應,堅持水滴石穿的精神共同辦好“大思政課”。(作者:袁科)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