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力補短板、強弱項,讓“三農”更強更美更富

2021-03-19 13:21:00
來源:作者: 蔣和勝 劉勝林 中國日報網
字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至今,我國城鎮化率超過了60%,以5G技術為標誌的數字技術領先全球,可以説新型城鎮化、工業化、資訊化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唯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存在明顯短板。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就必須聚力農業農村“補短板”、“強弱項”,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關於“三農”問題的“強、美、富”三大目標,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新提法是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從“農業強”到“農業高質高效”,從“農村美”到“鄉村宜居宜業”,從“農民富”到“農民富裕富足”,説明我國“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目標指向更加精準,發展內涵更加明晰,著力點更加聚焦。

  農業“高質高效”與糧食安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農業“高質高效”,是具有因果關係的“一體兩面”,即只有實現農業“高質”,才能實現農業“高效”。而要實現農業“高質”,就要實現現代農業産業、生産、經營三大體系的高質。

  首先,實現農業産業的高質,應以國內國際雙迴圈戰略背景下農業發展“穩底盤”地位更加凸顯為契機,以“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為方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為引擎,以優質農産品品牌打造為關鍵,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産業,為市場提供綠色優質農産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其次,實現農業生産的高質,應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以“機械化、資訊化、節水化”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産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加快發展節水高效農業。

  最後,實現農業經營的高質,應以“組織化、機制化”為準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合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需要強調的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是産業“高質高效”的前提和基礎。

  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突出強調了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嚴禁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現象。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提到:“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實施糧食、能源資源、金融安全戰略”。可以看出,對於如何保障糧食安全,國家的思路非常明確,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向單位耕地面積、向農業科學技術要更多糧食。“十四五”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育種技術創新或將成為農業工作重點。

  鄉村“宜居宜業”與鄉村建設:讓人才能幹事、幹成事

  經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幸福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等系列鄉村建設運動,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毋庸諱言,與“虹吸能力”更強的城鎮相比,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活配套建設仍然滯後,公共服務水準不高,農民增收後勁不足。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提出了“人是生産力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的鮮明觀點。因此,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要有勞動力願意留在農村、流入農村。

  要做到這一點,鄉村建設首先要在“宜居”上發力,讓鄉村基礎設施更完備,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更均衡,城鄉收入更平等。“十四五”規劃中,首次提出鄉村建設行動,意味著國家將在鄉村“宜居”上發力,著力彌補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向實質公平發展。

  鄉村建設還要在“宜業”上發力。從長遠來看,要將人才長久留在鄉村、服務鄉村、繁榮鄉村,就必須厚植農業創新創業土壤,讓人才擁有能幹事、幹成事的平等機會。

  農民“富裕富足”與集體經濟:農民穩定增收的保障

  根據十九屆三中全會確立的2035年遠景目標,到2035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那麼,如何讓農民實現“富裕富足”?

  我國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由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構成。其中,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也就是外出務工收入。但未來,農民收入潛力應該在經營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

  要激活農民財産性收入的潛力,應該以土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為制度前提,“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簡稱“三變”)為實施路徑,盤活集體經濟為關鍵。我國各地涌現出集體經濟發展的典範村,已經證明創新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民穩定增收的關鍵。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基礎。

  (蔣和勝,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勝林,成都文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