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合肥躍升的神奇“密碼”

2021-03-14 10:4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運算速度全球第一,維信諾第六代柔性顯示生産線正式“點亮”,國家未來網路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開通……2020年年底以來,安徽合肥科技“亮點”一個接著一個,令人目不暇接。

  “亮點”,帶來了什麼?合肥2020年GDP總量躍過萬億元大關。

  “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産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囑託,合肥正在創新驅動的征程上勇闖新路。

  巢湖碧波盪漾,合肥激情涌動。創新,成為合肥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變數”和“最大增量”。

  打造獨特氣質——

  創新成為合肥的城市品格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

  行走巢湖之濱,處處感受到新舊動能轉換,處處見證著産業邁向中高端。“我給你講講科學島上的‘人造太陽’。”計程車上,司機聽説記者要去合肥科學島,立刻熱情地講起了島上的大科學裝置,話裏話外難掩自豪。車行合肥銅陵路高架橋,抬頭看見“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的標語。不經意間,人們就能被濃厚的創新氛圍感染。

  面朝大蜀山,環抱董鋪湖,科學島風光正好。被稱作“人造太陽”的大科學裝置EAST,正在島上屢屢創造世界紀錄,讓人類向著可控核聚變發電更近一步。

  “為什麼要做‘人造太陽’?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人造太陽’是可控核聚變,就是把一團上億攝氏度的火球控制住並利用起來,解決能源問題。”在EAST控制大廳,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電漿體物理研究所的王騰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話,講述著“人造太陽”的來龍去脈和科學原理。

  “除了EAST和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目前正在建設第三個大科學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此外大氣環境立體探測設施、強光磁整合實驗設施正在開展預研工作。”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黃晨光對科學島上這些“寶貝”如數家珍。

  不到3平方公里的科學島,成為合肥這座創新之城的縮影。目前合肥擁有、在建和預研的大科學裝置達11個,這樣的佈局密度,不僅在全國領先,全世界也少見。2020年9月,《自然》雜誌發佈“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合肥躋身20強,評語是“非一線城市,有著一流的科研”。

  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在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強大牽引下,合肥高品質發展勁頭十足。

  “這是全球首款折疊屏筆記型電腦,重量只有999克。”聯寶科技工作人員手中的電腦引人注目——書本大小,可以像書本一樣折疊。2020年12月29日晚,隨著滿載3025台電腦的物流車發出,這個由聯想集團投資的全球最大個人電腦研發製造基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為合肥首家製造業“千億企業”。

  合肥高新區裏,東西走向、雙向四車道的雲飛路並不算主幹道,但“量子大道”的美名卻享譽世界,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路“京滬幹線”,以及首臺光量子電腦均誕生於此。當量子在很多地方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時,這裡的量子科技已經産業化。2020年7月,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量子通信第一股”。

  長鑫存儲自主研發首顆國産19奈米動態存儲晶片投産、華米科技智慧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中國聲谷實現“千戶千億”目標……如今,合肥整合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入列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主要創新指標穩居省會城市前十,躋身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説,合肥因科技而興、因創新而進,2020年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比重超過55%,創新已成為合肥最大標識、最大動能和最大潛力。

  培植創新沃土——

  伯樂與千里馬共奔騰

  今天的合肥,是與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廣東深圳齊名的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

  論資源稟賦,合肥沒有過人之處。曾經,合肥經濟實力遠不及沿海一些中等城市,科教資源遠不如武漢、南京。

  就是這個合肥,用創新打開了“萬億”之門。

  創新之路,是勇毅者的“馬拉松”,一路艱辛,一路汗水。

  由於歷史、區位的原因,同樣處於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已跑在了前面。怎樣才能衝進第一方陣?

  “核心科技不斷‘攻城拔寨’,産業領域才能不再遭受‘卡脖子’之苦,才能為合肥高品質發展添底氣、增動力。”合肥市市長淩雲説。

  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風雨兼程。合肥人冷靜審視差距,保持戰略定力,依靠創新潛心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

  要創新,合肥勒緊褲腰帶發展科技。

  從一粒普通的沙子到絢麗的巨幅顯示屏,在京東方合肥全球首條10.5代線工廠,65英寸、75英寸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驚艷問世。

  在高新産業中,顯示屏被稱為“燒錢大王”, 從深陷困境到實現“史詩般的崛起”,京東方在“合肥模式”催化下,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12年前,京東方舉步維艱時,合肥市承諾拿出一年財政收入的80%來投資,敲定合肥京東方6代線項目。也正是6代線,成為京東方的轉捩點,此後8.5代線、10.5代線均在合肥建成投産,讓京東方一步步成為國際顯示産業龍頭企業。

  十年磨一劍,正是當初勒緊褲腰帶發展科技,讓合肥最終站上全球平板顯示産業制高點。目前,合肥新型顯示産業全産業鏈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20個,完成投資超1550億元,面板産線規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從“砸鍋賣鐵”擁抱中科大,到投鉅資建設大科學裝置,再到“真金白銀”投資京東方、維信諾等大企業,儘管對每一分錢,政府都是算了又算、錙銖必較,但花在科技創新上的錢,合肥從未猶豫過。

  為創新,合肥不計代價築巢引鳳。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坐擁中國科技大學等3所“211工程”學府,合肥並沒有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是真正把科教資源、人才資源放在心尖、捧在手心。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所説,“很多人都説是中科大成就了合肥,但沒有合肥,就沒有今天的中科大。”

  2016年,中科大學生韓東成、范超懷揣“空中成像”技術和靠著給人拍畢業照賺來的18萬元創業。錢,很快用完,公司面臨破産。

  “合肥知道我們的技術有前景,高新區旗下種子基金給公司投入800萬元。”已是東超科技董事長的韓東成説。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東超科技“火了”:依託“空中成像”技術,其研發的多款無接觸産品成為“爆款”,並遠銷海外,目前公司市場估值數億元。

  這樣的伯樂與千里馬共奔騰的故事還有很多:為尊重人才,合肥承諾“不見面審批”和“最多跑一次”;為善待人才,合肥建立了一體化人才服務智慧平臺,人才購房資格認定、租房補貼申報等業務實現全流程網上服務;為吸引人才,合肥承諾7年內拿出超百億元資金“養人”……

  一個人與一座城結緣,是幸運,更是信任——研發我國獨立自主的環境光學監測裝備的劉文清院士、中國大陸科學家首次問鼎馬蒂亞斯獎的中科大陳仙輝院士……這些年,合肥累計引入國內外頂尖産業高層次人才近2000人,在合肥服務的“兩院”院士13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00人。

  謀創新,合肥聚精會神久久為功。

  2020年7月7日,淩雲來到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進廠區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有什麼困難?”

  “上萬套設備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國外專家卻因疫情到不了現場。”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金波一點也沒客氣。

  隨後,合肥市出面協調,維信諾首開安徽省復工復産國際包機先河,3個月內安全完成5批6架次累計703人的國際包機和轉運防疫工作。“沒有一天停工,這才有了第六代柔性顯示屏生産線的準點投産。”回想起這一幕,金波至今激動不已。

  去年6月開始,合肥市委市政府領導多了一個新身份:産業鏈“鏈長”。12條主導産業鏈裏,虞愛華是整合電路産業鏈“鏈長”,淩雲擔任了新型顯示産業鏈“鏈長”,合肥從市級層面建立統籌調度機制,提高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在合肥,幹部既要熟企業,更要懂科技。

  “射頻濾波器”——這並非高校專業課,而是今年初合肥市政府組織的“投資促進大講堂”的主題之一。如今,合肥的幹部已經習慣於將手機、電腦甚至汽車“拆”開,按照每個零部件學習産業鏈知識。

  “這個城市真的很懂産業!”不久前落戶合肥的神州數位信創總部負責人感嘆。100億元的項目,1個月完成談判,40天落地簽約,再次刷新了“合肥速度”。

  “創新9條”打通創新鏈條,“人才新政10條”構建人才“強磁場”,“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開展自由探索研究……一系列的體制機制變革匯聚起強大合力,把合肥這片發展熱土培植成創新沃土。

  擁抱新機遇——

  爭當長三角的“優等生”

  跨上“萬億”臺階,合肥創新的腳步並未停歇……

  放眼長三角,合肥對自己的未來這樣定位: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合肥完成了從長三角“旁聽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的轉變,今後要努力與長三角“優等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到2025年,GDP總量力爭達到1.6萬億元,在全省首位度穩步提升,每人平均生産總值進入長三角城市前十,綜合實力邁入全國城市二十強並力爭前移。”1月18日,在合肥市兩會上,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後5年,合肥將全面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推動創新高地再攀新高地。

  ——迎接新機遇,合肥有信心。

  走進蔚來汽車合肥工廠,300多個機器人正在完成衝壓、焊接、涂裝等作業。“整個車間,自動化率達到97.5%,平均每小時可以下線20台整車。”蔚來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露出滿意的笑容。

  2020年4月29日,百億級項目蔚來中國總部在合肥“安家”,到年底蔚來累計交付汽車43728台,同比增長112.6%,自當年4月以來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翻番。

  今年2月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與蔚來再簽約,雙方商定共同打造具備完整産業鏈的世界級智慧電動汽車産業集群。

  “合肥成就了蔚來,我們對合肥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李斌看來,合肥的汽車産業已經成勢,同時合肥在晶片、人工智慧等領域優勢明顯,這些對蔚來汽車後續構建“智慧汽車”的供應鏈、物流、製造等體系有明顯的加成作用。

  “邁上‘萬億’臺階,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合肥市發改委主任朱勝利坦言,“萬億”目標的實現,增強了合肥在區域發展中的信心。

  ——擁抱新機遇,合肥有耐心。

  “十年如一日,聯寶科技得到了一如既往的支援。”聯寶科技首席執行官柏鵬回憶説,從給予土地使用政策,到支援建設配套人才公寓,合肥市對聯寶科技産業扶持政策歷經近10年,帶動了産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進駐安徽同步發展,截至2020年累計落戶70余家,在當地産值貢獻超過130億元。

  創新,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朱勝利告訴記者,從京東方開始,合肥主要班子經過了4任領導,但每屆黨委政府的發展思路“默契十足”,在“只吹衝鋒號、不喊新口號”的共識下,久久為功,定力彌堅,無論是聯寶,還是蔚來等,沒有一個項目在班子換屆交接中被放棄、受影響。

  邁入“十四五”,合肥繼續以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勇當科技創新的開路先鋒。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地、打造具有國內比較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合肥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

  ——創造新機遇,合肥有決心。

  合肥人深知,合肥昨天靠創新“起家”,今天靠創新“成家”,明天還要靠創新“發家”,必須繼續“把創新當使命、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像拼命”。

  聚焦科技創新再出發,競爭優勢就會更加凸顯。今日合肥,鎖定人工智慧、量子資訊、整合電路、類腦科技、靶向藥物等領域進行攻關,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矽谷”已初見端倪。

  聚焦新興産業再出發,高品質發展就會一往無前。今日合肥,聚焦“芯屏汽合”“集終生智”(“芯”代表晶片産業,“屏”代表新型顯示産業,“汽”代表新能源汽車産業,“合”代表人工智慧與産業的融合;“集”指整合電路産業,“終”指智慧終端産業,“生”指生物醫藥産業,“智”指智慧語音及人工智慧産業)精耕細作,讓“當家産業”早日變成支柱産業,加強創新鏈和産業鏈對接,讓各類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

  春天來臨,巢湖生機勃勃。北岸的安徽創新館內,“一粒沙子”“一個聲音”“一塊晶片”正向人們講述著合肥的創新故事,見證著合肥加速續寫聚“沙”成“塔”的傳奇。

  合肥,未來可期!的確未來可期!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4日 01 版)

  (責編:馬昌、白宇)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