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埃及前總理沙拉伕:世界聚焦中國 中國為世界發展帶來希望

2021-03-11 11:5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伕

  兩會召開之際,總臺駐開羅記者8日在開羅專訪了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伕。在中國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後,世界各界聚焦中國兩會的成功召開,埃及各界人士也普遍看好中國未來發展。沙拉伕認為,中國給世界的發展帶來了希望。

  總臺記者: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自提出以來,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合作理念與實踐而不斷豐富,愈發被國際社會接受和認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尤其明顯。您如何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中國在國際合作抗疫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成功抗疫給世界帶來哪些啟示?

  沙拉伕:首先,中國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主要有幾點原因。首先,中國共産黨紀律嚴明,治理有方,同時十分注重借助高科技協助疫情防控。我認為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其次,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中國很早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事實上,早在2015年,“健康絲綢之路”已經納入“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又舉辦了專題會議。因此,中國已經為應對全球性健康威脅做好了準備。而且中國還在努力向世界傳遞一個理念:各國應該團結協作共同面對公共衛生危機。我認為中國很好地踐行了“健康絲綢之路”倡導的理念。中國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之初從多個國家得到了物資援助,在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中國很快向150多個國家援助了醫療物資,積極打通供應鏈。可以説,在此次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和其組成部分的“健康絲綢之路”取得了顯著成效。我認為這向世界傳遞出幾點資訊。首先,習近平主席曾説,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全球性聯防聯控機制才能在未來更有效地應對公共健康危機。在這方面,中國給世界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中國的“健康絲綢之路”機制給人類未來應對類似危機方面提供了參考範本。其次,我認為世界各國也接收到了中國發出的資訊。不論支援中國的,還是反對中國的,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清楚,中國的經驗證實中國的實踐行之有效,現在和未來都值得學習借鑒。

  總臺記者今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未來發展謀篇佈局。從您對中國的了解和研究來看,您如何看待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國的發展將給世界帶來哪些啟示或機遇?

  沙拉伕:中國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加快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強調促進國內需求與消費。我認為加速構建雙迴圈格局是中國的明智之舉。因為它可以使中國處於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從而能夠從容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提升高品質發展的內生動力可以幫助面對外部威脅,尤其是鋻於一些國家開始傾向於國內保護,而不是國際合作。因此,中國此舉實際上是在增強自身應對外部挑戰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強調國際合作。有些人提出質疑,雙迴圈會使中國封閉起來。但習主席多次強調,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迴圈。而且,“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會繼續促進國際發展合作。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在幫助沿線國家減少衝突,改善基礎設施,促進民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合作。因此,中國的新發展格局絕不可能是封閉的。中國在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在積極倡導和促進國際合作。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利於在國與國之間建立一種互信。

  總臺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嚴重受阻,多國呼籲要抱團取暖,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呼聲愈發高漲。您認為後疫情時代世界多國應重點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加快經濟復蘇?

  沙拉伕:當前形勢較為艱難,各國都存在一些地區性問題。但是,從各國利益出發,我們需要協同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我認為,世界各國政府應當作出適當的調整,各國應在多邊主義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原則的指導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單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問題,單邊主義的結果是各方的利益都將受損。我認為,各國應該通力合作保證全球化的積極發展勢頭。經過這場危機,一些人對全球化表示反對,但事實上,全球化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們需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擴大全球化,這種全球化是建立在合作而非單邊的基礎上。最後,我們應當通力合作促進互聯互通。一方面通過基礎設施開發加強硬體互聯互通,另一方面通過民心相通、標準統一等方式實現軟體互聯互通。換言之,在進行硬體項目和工程開發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思想、概念、文明的交流與溝通。最核心的概念毫無疑問就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都是疫情後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臺記者當今世界,各國各界都在關注中國。您認為今天的中國如此受到關注的原因是什麼?如果讓您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的中國,你會選擇什麼?

  沙拉伕:事實上,我將世界分為兩組。第一組對於中國的發展抱著欣賞、羨慕和學習的心態,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還是文化方面。因此,它們關注的是中國的發展奇跡。另一組則覺得中國的崛起給自己造成了威脅,但他們也在關注中國。大家都在關注中國,因為中國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有的人認為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學習,而有的人則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擔憂。正因如此,所有人都在關注和討論中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的中國,我會選擇“希望”。對,就是希望!因為今天的中國,代表了一種希望。當前,世界各國間缺乏信任,而中國通過各種理念以及成功實踐,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好的榜樣。40年前,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今天,中國成為了一個強大的現代化文明國家。正因如此,對我來説,對世界上所有善良的人們來説,中國都代表了新的希望。(總臺記者 吳愛民)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