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件事,總書記又“敲黑板”了!

2021-03-09 23:3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孔慶菊在會上展示了兩張照片,上面分別是祁連山地區多年不見蹤跡的雪豹和荒漠貓。

點擊播放視頻

  看到這樣可愛的“它”,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的習近平總書記不中斷點頭。

  網友們也被逗樂了。

  (網友留言)

  來自內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周義哲,曾經在大興安嶺林區當了35年伐木工,如今他的工作卻是保護山林。商業砍伐停止後,生態變好了,野生動物多了,經常有狍子、棕熊“光顧”林場和管護站。

  “從‘砍樹人’到‘看樹人’,你的這個身份轉變,正是我們國家産業結構轉變的一個縮影。”總書記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説。

  兩會上,總書記和代表委員頻頻互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網路上,網友們也紛紛分享各自的感受。

  (網友留言)

  在全國兩會這個議事殿堂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注的話題。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提出“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提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裡要加一個‘沙’字。”

  (網友留言)

  3月5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木裏煤田違規開採、騰格裏沙漠排污、祁連山無序開發、秦嶺北麓違建別墅……近年來,多起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事件被查處。

  “騰格裏過去污染很厲害,附近省份向沙漠裏倒污水,我為這個問題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停止污染,加強治理。”今年,總書記在會上提起這個話題,激起網友們的共鳴——

  (網友留言)

  一些地方發展曾經過度依靠煤炭等資源開採,不僅破壞了自然生態,也給政治生態帶來污染。去年以來,內蒙古對涉煤領域腐敗“倒查20年”,一大批違紀違法問題被處理。“這個事情是必須抓的,不抓不行。”在今年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語氣堅定。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政績觀、發展觀問題。

  (網友留言)

  熱播劇《山海情》裏提到的寧夏西海固,近年來通過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是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鳳凰蛋村,昔日的黃土高原已是滿眼綠色。(無人機照片,2020年6月3日)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引領綠色發展,以高品質生活為落腳點推動高品質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代表了廣大網友的心聲。

  策劃:周亮、齊慧傑

  記者:朱斯哲、侯幫興、週年鈞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