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政協委員:“發掘+發展”為青海“民族團結樹”固根繁葉

2021-03-08 09: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西寧3月8日電 (記者 胡貴龍 潘雨潔)“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7日,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統戰部部長公保扎西表示。

  青海民族自治地方面積佔比達98%,是除西藏之外我國最大的藏族聚居區,漢、藏、回、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交融。

  2019年底,該省在全國率先實現所有市州、近2/3的縣(市、區)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

  “工作面多、點廣,青海財力不足、資金缺乏。”公保扎西在提案中表示,目前該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仍面臨困難。

  近年來,青海推廣熱貢藝術、格薩爾等特色品牌,製作視覺形象標識,打造“指尖上的青繡”“舌尖上的拉麵”等名片;與9個省(市、區)簽訂跨區域聯動協作機制,幫助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融入城市,安居樂業。

  公保扎西認為,目前青海尚未形成一批民眾得實惠、實踐能檢驗的民族團結品牌;在發掘整理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故事、民俗文化等方面,亦有待加強。

  據此,他建議,劃撥專項資金支援青海打造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和教育基地;推動民族地區特色文化遊、高原生態遊發展;成立專家智庫,調研總結該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和現實貢獻,編寫教材。

  “促進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須注重文化傳承保護,保留各族濃厚風情、風土人情,”全國政協委員韓文林在提案中表示,當地不能僅僅依賴假日經濟和旅遊消費,而要將手工藝等特色産業接入,走農旅融合之路,促穩定、均質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