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規劃綱要草案“一詞之變”看中國開放政策新走向

2021-03-08 07: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會觀察)從規劃綱要草案“一詞之變”看中國開放政策新走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從規劃綱要草案“一詞之變”看中國開放政策新走向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作為事關指導今後一段時間中國各方面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正在提請全國人代會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的每一個詞無疑都是反覆斟酌的結果,體現了高層對相關問題的最新判斷和決策。

  和以往官方政策文件相比,此次規劃綱要草案在開放方面的一些表述有微調,“一詞之變”背後含義深遠。

  外商投資服務從“優化”到“全面優化”

  不同於以往“優化”、“加強”外商投資服務的表述,最新公佈的草案明確要“全面優化”外商投資服務,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

  外資不僅為中國貢獻了大量稅收和就業,對中國技術進步和經濟轉型升級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不論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都勢在必行。全面優化外商投資服務有助於中國進一步提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在國際引資競爭中佔據主動。

  全面優化,意味著今後中國將為外商投資營造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環境,外企在華投資整個流程將更加簡潔高效,合法權益也會得到更好保障。

  從“穩步”到“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已推進多年。但在規劃綱要草案中,推進策略從“十三五”規劃中的“穩步”變成了“穩慎”。

  這一調整是形勢使然。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主任林楠稱,隨著外部不確定性增多、風險加大以及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程度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機遇和挑戰並存。因此,必須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擴大金融開放的同時做好風險防範,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與此同時,草案還提到構築與更高水準開放相匹配的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這表明在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之際,中國推進開放將更加注重風險防控,不求快但務必穩。

  從自貿區戰略到自貿區“提升”戰略

  根據草案,今後中國要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相比以前官方“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表述,“提升”一詞引人注目。

  目前,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大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其中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不多,市場容量大的發達經濟體也不多。“這制約了自貿區對中國外貿的提振作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説。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紛紛達成高水準自貿協定情況下,當前中國自貿區建設正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局面,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刻不容緩。

  從草案來看,自貿區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優化佈局,包括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實施,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穩步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提升建設水準,如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

  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所言,通過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中國不僅能夠升級開放能力,也能增強參與國際貿易制度建設的能力。(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