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65個大項目緊扣跨界 示範區新年第一會熱氣騰騰謀發展

2021-02-22 19:57:00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牛年伊始,萬象更新。2月19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迎來“新年第一會”——示範區建設重大項目對接會。自2019年11月1日示範區正式揭牌以來,這片包含青浦、吳江、嘉善共2413平方公里的長三角一體化“試驗田”,瞄準“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展現出超越局部利益和傳統思維的“想像力”。正因此,示範區的“新年第一會”備受各方關注。

  新的一年,示範區將如何發力?先行啟動區謀劃了哪些重點項目?示範區執委會、青吳嘉兩區一縣、示範區先行啟動區五鎮、示範區開發者聯盟相關負責人圍桌而談、暢所欲言,“熱氣騰騰”共謀發展,為示範區“發力年”勾畫美好藍圖。

  挂圖作戰,重大項目“火力全開”

  從揭牌至今,示範區這個一歲多的“新生兒”已從“萌芽”走向“開花”。“如果説去年示範區主要是在規劃、探索,那麼今年就是全面發力。”示範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組組長劉鋒對今後的發展信心滿滿,“拉框架、出形象,爭取3年大變樣。”

  會議上,一幅年度“作戰圖”引人注目:在兩區一縣的地圖上,用五種鮮亮的顏色標出今年65個重大項目的所在地。其中,互聯互通類項目12個,生態環保類項目10個,創新發展類項目17個,公共服務類項目26個。相比于2020年重點項目,此次的“項目庫”更大、“含金量”更高,覆蓋了交通互聯、生態共治、産業共建、福利共用等諸多方面。

  “其實,僅從先行啟動區五個鎮看,今年重點打造的遠不止這65個項目,這65個項目其實是示範區執委會要著力推進的項目,其最大特徵是‘跨界’。”劉鋒表示,比如,今年將推進8條斷頭路建設,力爭開工4-5條,讓三地“近在咫尺”卻又“割裂”的狀態逐步成為歷史。

  三地人民已經嘗到一體化的“甜頭”。去年11月9日,吳江汾湖康力大道對接上海青浦東航路段順利通車,標誌著示範區掛牌成立後首條省際“斷頭路”終於被打通。自此,從吳江汾湖到青浦金澤的車程,由40多分鐘縮短到了5分鐘,兩地居民走親訪友更方便了。

  記者注意到,此次公佈的互聯互通項目中,除了斷頭路的建設,還把上海地鐵17號線向西延伸列入計劃,17號線直抵蘇浙指日可待,三地時空距離將進一步縮短。

  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縱覽示範區年度重點項目清單,青吳嘉兩區一縣都拿出了“看家本領”,力爭把最優質的資源和最有潛力的發展要素留在示範區。青浦華為研發中心、網易上海國際文創科技園、美的上海全球創新中心、阿里巴巴長三角智慧計算數據基地項目等産業項目將在今年有序推進。各地公共醫療和高端教育資源也將紛紛“落戶”示範區,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新城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盛澤分院、蘇州華銳雙語學校一期、吳江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合作辦學項目等。

  積極探路,“先頭部隊”緊抓兩大關鍵詞

  如果説示範區位處長三角“C位”,那麼660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堪稱“C位中的C位”,是示範區發展的“先頭部隊”。這片江南水鄉涵蓋上海青浦區朱家角鎮和金澤鎮、蘇州吳江區黎裏鎮、嘉善縣西塘鎮和姚莊鎮。當天,五鎮負責人輪番上臺,介紹2021年的重點發展計劃和重大項目情況,希望尋求高水準的合作夥伴。記者注意到,産業升級和文旅發展成為兩大“關鍵詞”。

  “去年年底,長三角(上海)金融産業園在朱家角正式揭牌,目前基金註冊規模已突破千億元。下一步將加強金融、基金産業的導入,集聚一批優質高端的金融企業,打造基金産業和綠色金融集聚區。”朱家角鎮黨委書記高健首先登臺,向開發者聯盟的企業代表發出邀請,“希望攜手共進”。

  不僅是朱家角,汾湖也在搶抓機遇,助力産業升級。“今年將重點推動‘一帶兩環四片區’建設,預計投資額達397億元。”黎裏鎮黨委副書記吳雲為將重大項目建設計劃和盤托出,“兩大高鐵在汾湖交匯,高鐵科創新城片區建設是重中之重,我們將以蘇州南站為基礎,建設融合交通換乘、商旅、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城站一體化空間,預計總投資70億元。”

  西塘鎮大舜村曾被命名為“中國紐扣之鄉”。“紐扣産業轉型升級,是緩解資源和環境制約的必經之路。我們計劃三年內騰退企業1500家,騰出土地1600畝。”西塘鎮鎮長馬紅屏表示,做“減法”的同時,更要做好“加法”,將打造嘉興綜合保稅區提升項目,用5年時間打造總收入千億級的高能級産業平臺。

  “示範區原本是自然資源最好之地,但快速工業化讓環境受到影響。”會上,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聽得非常專注,“五鎮都強調産業轉型升級,這樣的發展思路無疑是對的,也為將來示範區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打下基礎。”

  示範區獨特的地理文化、市井傳承,孕育了一座座江南古鎮。僅先行啟動區內,就聚集了黎裏、西塘、朱家角、金澤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古鎮。

  朱家角古鎮呈現“人”字形,是我國首批特色小鎮。“朱家角正在進行江南水鄉古鎮的申遺。”高健介紹,今年將投入120億元,在古鎮及周邊實施全面的城中村改造,重構古鎮文旅空間,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民宿,提升接待能力。

  無獨有偶,圍繞古鎮文旅發展,汾湖也亮出“計劃圖”。吳雲為也透露,“蘆墟古鎮將實施風貌提升計劃,助推古鎮沿線設施改善和地塊整修利用,為古鎮注入新業態打牢基礎。該項目已被列入吳江重點示範項目。”

  雙向賦能,示範區離不開“集團軍”

  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示範區之所以被稱為“試驗田”,是因為正在蹚一條沒有車轍與腳印的路。“示範區示範了什麼?引領了什麼?説到底,就是為跨省域的一體化制度創新探路。”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説,示範區作為一支集結多方力量的“集團軍”,光靠政府是不夠的,還要讓市場和社會賦能,讓企業、高校、金融機構等走進示範區的舞臺中央,這也是新年第一會確定為“重大項目對接會”的原因。

  從成立之初,示範區建設就強調凝聚各方力量,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成立開發者聯盟。目前聯盟成員已擴大至25家,幾乎都是行業領導者。會議現場,17家開發者聯盟的企業代表如約而至,記者了解到,其中不少企業負責人都是當天上午從外地飛抵上海。

  相比于普通投資者,開發者聯盟更像維繫在兩區一縣間的紐帶,讓好經驗、好理念在示範區內複製推廣。“在借鑒蘇州工業園區和新加坡園區規劃經驗的基礎上,中新嘉善現代産業園發揮平臺優勢,2020年先後引進優質項目18個,總投資超130億元。”中新集團嘉善副總裁蔡張理説,新的一年,園區將繼續“招大引強”,打造一批標誌性、景觀性的基礎設施項目。

  政府與企業對接需求、雙向賦能,開發者聯盟的“強磁場”讓示範區成為一片有風景的熱土。2020年,三峽集團牽頭髮起成立開發者聯盟並擔任聯盟首任輪值執行長,且投資建設完成示範區首個跨區域合作項目——環元蕩岸線貫通工程示範段環境提升工程,目前元蕩慢行橋已成為示範區內的重要地理標識之一。

  “聽了示範區的重點發展計劃和重大項目的考慮,真是心潮澎湃,深切感受到示範區建設的勃勃生機。”三峽集團上海總部總經理石小強現場宣佈,接下來,三峽集團將加大資源傾斜力度,深度參與示範區建設,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投資1000億元,並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資1000億元進入示範區。

  市場賦能、集團作戰,開發者聯盟是示範區探索從項目協同邁向全面一體化合作模式的“法寶”。在張忠偉看來,儘管目前開發者聯盟只有25家企業,但成員們作為行業領導者,有著超強影響力,示範區與聯盟需要繼續擴大“朋友圈”。“激發市場力量、釋放制度力量,讓要素在區域間更好流動,才能真正寫好示範區這篇‘大文章’。”(沈佳暄 許海燕)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