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講好革命故事凝聚強大力量

2021-02-22 09:2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規模空前的強渡江河的進攻戰役。百萬雄師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國民黨軍隊固守的千里江防,所向披靡,直下鍾山,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亡。渡江戰役因其雄偉的氣勢、輝煌的戰鬥業績、寶貴的作戰經驗,載入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光輝史冊。

  三大戰役解放了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達26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億。經過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運動的解放區,人民生産、支前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工農業生産迅速恢復和發展。三大戰役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力量對比。無論在軍事戰線上,還是在政治、經濟戰線上,中國共産黨都取得了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勝利。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統一指揮,第二、第三野戰軍在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和中原軍區部隊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遊擊隊的策應,發起了渡江戰役,國民黨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頃刻瓦解。

  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接著解放了上海、武漢、杭州、南昌等重要城市和地區。這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地位和偉大意義,不僅使國民黨反動集團“劃江而治”的幻想化作泡影,也使帝國主義武裝威脅和干涉中國人民革命的企圖徹底破産,為迅速進軍華南、西南奠定了基礎,也為新中國成立奠定了基礎。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我們要深入挖掘革命典型,生動講述革命故事,繼承弘揚革命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渡江勝利紀念館館長 吳小寶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