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惠民生關鍵在落實

2021-02-18 11:1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群眾關心什麼、需要什麼、期盼什麼,未來就重點發展什麼、推進什麼、改革什麼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1500萬人以上”“實施農房抗震改造10萬戶以上”“重點場所千兆寬頻覆蓋率達100%,5G基站超5萬個”……前不久,在雲南省兩會召開期間,一場民生主題的發佈會備受關注。發佈會上,雲南省政府發佈了2021年10件惠民實事,涉及穩定和擴大就業、惠老陽光工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釋放出強烈的惠民信號。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諧之本。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地方兩會議題的“重頭戲”,群眾關心、政府重視、社會關切,各界對此充滿期待。雲南在發佈會上公開承諾的2021年10件惠民實事,是在去年10件惠民實事全面完成的基礎上,提出的新一年惠民計劃。這是做好民生工作的一個新承諾,接受全社會的檢驗,又是一次持續改善民生的接力,讓群眾受益更多,也讓更多群眾受益。承諾並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才能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惠民實事是民生大事,也是民主政治建設的大事。不少民生議題,都出自人大代表的議案,反映了群眾呼聲,進而在政策層面成為應辦待辦而且要辦好辦實的事情。一位雲南省人大代表建議,由省級統籌建立一個防止返貧致貧預警監測平臺。雲南省公佈的2021年10件惠民實事之一就是,在縣級政府層面建設面向農村困難群眾的幫扶救助平臺,開發“找政府”APP。從這個意義上説,無論是人大代表反映群眾呼聲,還是政府制定工作目標,只有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才能助力實現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更好地為民服務、為民造福。

  把惠民實事真正辦好辦實,要具體量化地做。對於雲南公佈的2021年10件惠民實事,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量化明確、執行性強、有目標感。比如惠老陽光工程,明確提出“新增護理型床位10000張,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100%”。一個個指標數字,都必須靠抓好落實來實現。這就需要不斷聚力,咬定目標不放鬆;持續發力,一件接著一件辦;久久為功,既看眼前目標也瞄準未來藍圖,做到打基礎與利長遠相結合。群眾關心什麼、需要什麼、期盼什麼,未來就重點發展什麼、推進什麼、改革什麼,推動民生工作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讓群眾在發展變化中得到實惠。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民生承諾轉化為民生行動,務實功、求實效,雲南必能交上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作者為本報雲南分社記者)

  楊文明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