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經評論:數字經濟帶來別樣年味兒

2021-02-14 22:12: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今年春節,註定依然令人難忘。期盼已久的團聚,因疫情而打亂,許多人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成為“原年人”。不能回家過年,難免有些失落,但家鄉雖然回不去,親情卻不曾缺席。從“媽媽的味道”隔空投喂,到“屏對屏”拜年傳遞歡聲笑語,再到雲上逛展不亦樂乎,數字化時代,人們用新的方式,凝聚親情、溫暖人心。

  “雲”,讓“就地過年”有了更多選擇,讓我們領略到別樣的年味兒,同時也展現出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備齊年貨,折射出數字化服務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切實便利;“媽媽的味道”能夠跨越千山萬水,背後則是強大物流體系的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國郵政快遞業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網路體系,規模不斷擴大,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增速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雲過年”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未嘗不能過一個暖心之年。春節期間,不少地區發放了就地過年大禮包,其中既有數字人民幣紅包、流量禮包,又有藝術直播、雲劇場等“數字文化大餐”,全方位地給就地過年人員提供福利保障,也讓年味兒更豐富、更多彩。

  就地過年雖然來得猝不及防,但各地井然有序、年味兒不減,也體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實力。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眾多中小企業在安全保障、用工、資金、供應鏈、物流等方面遭遇嚴重困難,而“外賣+直播”“雲導購”等新業態新模式卻紅紅火火,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加速激發了全社會對數字經濟的需求。2020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176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網路消費活躍,凸顯數字經濟優勢,也為中國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

  數字經濟蘊含著巨大潛力。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達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技術團隊預測,到2030年,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當下,越來越多的傳統産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提升,在推動數字經濟加速增長的同時,也讓中國經濟底盤更穩。

  國泰則民安。疫情之下,2020年中國經濟逆勢增長,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令人振奮。同樣的,過去一年,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就業持續擴大,居民收入繼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新動能勢頭強勁,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市場需求、技術創新與公共政策的協同推動下,我國數字經濟將繼續乘風破浪,助推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分離是重逢的序言。在這個特別的春節裏,“雲過年”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最安全的選擇。過年的形式變了,但溫情不減、思念不減。在與親人的視頻交流中,在收到的年貨中,在傳遞的微信紅包中,同樣飽含著濃郁的年味兒,定格著幸福的瞬間。平靜中蓄勢,耕耘中收穫。站在新年的開端,我們堅信,寒冬過去,終將迎來“春暖花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文章:要讓“就地過年”一樣精彩

就地過年,靜待春來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