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政治局會議研究的這件事,總書記實地察看

2021-02-08 08:57: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一見|政治局會議研究的這件事,總書記實地察看

  2月4日,在貴州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陽觀山湖區的金元社區。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

  回顧一次次調研,進社區是多次出現的鏡頭。

  “加強基層工作隊伍建設”“制定實施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更好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時隔一個星期,總書記又走進社區實地考察。

  小社區、大民生。社區之行,飽含深意。

  基層基礎 關係萬家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

  關於社區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有過一系列精準闡釋:“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最後一公里”“神經末梢”等一系列妙喻,生動而精準地闡釋了社區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辦事方便嗎?”“對社區環境滿意嗎?”“退休生活怎麼樣?”……察民情、知冷暖、問民生。社區的事瑣碎繁雜,卻關係著百姓民生。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了我們基層的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水準,也進一步凸顯我們街道和社區、鄉鎮和村基層組織的作用”。監測疫情、測量體溫、排查人員、站崗值守、宣傳政策、消毒殺菌……能否把社區防住、守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事關疫情防控大局。

  去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深入社區。他強調:“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城鄉基層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從強化社區網格化管理,做好社區封閉管理,到叮囑督促社區居民注意防護,細心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國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日夜值守,築成一道堅固防線。

  “社區這次防疫工作功勞很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達過對社區工作者的肯定。也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基層工作做得好,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怎樣加強基層治理?

  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習近平多次強調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社區工作中,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是關乎社會和諧的大事,面向千家萬戶、力排千難萬難、理清千頭萬緒……“人民”二字重若千鈞。

  “要堅持為民服務宗旨,把城鄉社區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好,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習近平總書記此次來到金元社區考察調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以貫之。

  繡花講究精細,一針一線都不容馬虎。“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社區工作和城市治理水準如何,考驗的正是“繡花功夫”。

  “既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慧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準,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2018年,在上海浦東新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1年後,習近平來到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又一次強調“要推動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資源向街道社區下沉”“要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找準服務群眾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對接群眾需求實施服務供給側改革,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

  做好社區工作,只有“針腳細密”,才能“繡”出現代化治理能力,“繡”出精細的智慧管理,“繡”出強勁的發展活力。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社區是百姓冷暖的晴雨錶,是政策落地的試金石,也會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在當下,很多人因為疫情防控而選擇就地過年,習近平總書記的到訪,為社區治理不斷指明著方向,也為社區的老百姓,帶來了一份新春的祝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