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石家莊開始第三次全員核酸檢測 為何再次全員檢測、哪些檢測環節更加完善?

2021-01-22 13:5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石家莊1月21日消息(記者錢成 石家莊臺記者劉英志)20日開始,石家莊市啟動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預計三天內全部完成檢測,同時居民繼續實施居家防疫,封閉管理。在經過了此前兩輪全員核酸檢測之後,第三次檢測的必要性如何?這一次的核酸檢測又完善了哪些工作細節?

  20日早上7點,石家莊市裕華區槐底村二區內的核酸檢測點開始啟用,居民持身份證在地下6層的車庫內排隊檢測。

  槐底村二區核酸檢測現場(石家莊臺記者 劉英志 攝)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健康學院院長王靜告訴記者,此前該小區的採樣點設置在居民樓前的廣場上,考慮到氣溫低,小區內又有不少老人,在和社區工作人員溝通、協調後,採樣點改在了地下停車場。她説:“上一次第二輪核酸檢測的時候有一點太陽,我們在廣場上面檢測還可以,居民等待的時候可以曬曬太陽。但是今天特別冷,在室外時間久了,手會凍僵,採樣人員的動作會緩慢。”

  槐底村二區核酸檢測現場(總臺央廣記者 錢成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場中心的十字路口處擺上了四張桌子,居民分南北兩個方向排成四隊依次有序進行檢測。王靜告訴記者,和前兩次相比,此次核酸採集工作的流程更為優化。“比如我們的物資轉運這一塊,因為要不停地給採樣人員供應物資,過去他們差什麼東西直接在群裏報,我們派車過去增援,現在我們拉著物資車去每個點轉,差什麼就直接供應,不用他們再去報。”

  此外,樣本的收集、轉運、檢測工作也銜接得更為緊密。王靜介紹:“為了保證我們實驗室不空轉,每個小時都在收標本,收了之後送往醫院,一直在巡迴收,這樣就能確保實驗室和採集現場能夠無縫連接。”

  王靜接受總臺央廣記者採訪(石家莊臺記者 劉英志 攝)

  王靜負責此次河北醫科大學在裕華區的核酸採樣工作,涉及到約72萬居民,從早上開始,她就一直在各個小區之間來回穿梭。

  記者:我看您走路的速度挺快。

  王靜:一般人跟不上我,我走路的速度特別快,好像醫務人員走路的速度都很快。

  王靜説,雖然醫護人員已經有過多次採集核酸樣本的經驗,但她還是忍不住要到每一個點去看看,生怕哪個環節不夠仔細,影響整個檢測結果。她告訴記者:“我到這些點主要是看每個醫務人員的操作是否規範,有沒有在採集下一個人之前進行手消毒,看操作的深度夠不夠,採集的兩邊是不是夠次數;另外,看整個流程是不是順暢,和志願者之間的配合是不是很完美。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整個採集過程很流暢地走下來,不要讓老百姓在外面長時間等待。”

  除了醫務人員的配合越來越默契,社區的組織工作和前兩次相比也更加有序。

  小區居民1:感覺這次檢測挺好,也不太冷,時間也挺短。社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都做得非常好。

  小區居民2:我們居委會的規劃做得挺不錯,包括志願者每天工作到很晚,挺不容易。

  星河禦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馬曉輝告訴記者,針對這次檢測,小區在每個單元招募了兩名網格員、三名志願者在單元門口做登記,方便大家按照樓號順序有序進行核酸檢測,並且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他説:“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統計哪一戶下來做了,哪一戶沒有來做,後期我們可以對沒有做的人通知到位,讓他們下來做,確保不漏一人。”

  金域藍灣小區核酸檢測現場(石家莊臺記者 劉英志 攝)

  河北省疾控中心突發應急辦主任師鑒表示,之所以要進行多次全員核酸檢測,第一是因為此前病毒已經由小果莊村擴散到周圍多個區域,必須進行大規模摸排。第二是由於病毒有一定的潛伏期,只進行一次篩查,難免會有疏漏。他説:“封閉管理已經14天,達到了一個潛伏期,看看封閉管理的效果,再篩一輪,看看是否還存在一些沒有發現的隱患。”

  金域藍灣小區核酸檢測現場(總臺央廣記者 錢成 攝)

  師鑒指出,雖然連日來每天的確診病例有減少的趨勢,但是疫情的防控仍然不能有絲毫鬆懈。此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也將為下一步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措施的制定、調整提供重要參考依據。“針對疫情輕的地方或者沒有病例出現的地方,如果沒有新病例的出現,我們心裏也有一個底,可能風險比較小。這些地區我們可能就要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