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從總書記考察細節,看中國然諾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觀察提要】從乘專機到坐高鐵、從看規劃沙盤到實地考察完工賽區……幾年間,冬奧會建設的煥然變化,見證著中國兌現“一定要把它辦好”的鄭重承諾。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從北京乘專機到達張家口市寧遠機場,考察冬奧會籌辦工作。今天,總書記乘火車沿京張高鐵,駛向張家口賽區太子城站。
幾年間,冬奧會配套建設中的一條“中樞動脈”激活,見證了籌辦工作的蹄疾步穩、有序推進。
不僅僅是京張高鐵,總書記此次考察的賽區、賽場,都用煥然變化彰顯著冬奧籌辦的中國速度與品質。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1月18日考察首日首站,首都體育館。2017年,總書記曾來到這裡了解體育館改造規劃。如今,伴隨北京冬奧會首塊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冰面成功制出,首體完成改造,將成為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與花樣滑冰的競技舞臺。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第二站,延慶賽區。兩年前,總書記曾在北京冬奧組委,同延慶賽區場館建設者視頻連線。如今,總書記來到已經完工的賽區,現場考察國內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和第一座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場。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今天,1月19日,張家口賽區。四年前,呈現在總書記面前的還是臨時展館、沙盤、場地規劃用地。現如今,運動員村、高鐵站等設施迤邐展開,雲頂滑雪公園和古楊樹場館群蓄勢待起。
相同地點,幾年之間用基石筋骨與創新匠心築起巨變,是一個個初心不改的莊重承諾,落地、生根、開花。
“兌現承諾”從來都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冬奧高頻詞。
自2015年北京申奧成功以來,在會見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等多個重要場合,總書記頻頻提及“全面兌現每一項承諾”“承諾一定把它辦好”。
“全面”“每一項”“一定”凝聚了這份承諾的分量。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北京申辦冬奧會時就提出“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三大理念,這與2014年12月國際奧會通過的《奧林匹克2020議程》中“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等核心內容相契合。
申辦成功後,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這一理念貫穿于籌辦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新的“奧運標準”也在一點點變成現實。
——綠色低碳可持續,是冬奧賽區建設沒有商量的硬約束。
延慶賽區建設難度最大。即便如此,在賽區動第一鍬土前,首先做的就是動植物資源的本底調查和保護工作。為了讓動物自由遷徙,還利用橋梁、涵洞等變身動物通道……
——讓人民群眾受益,是舉辦冬奧會的意義所在。
張家口崇禮已于2019年5月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近3萬人直接或間接為雪場服務,成功端起了“雪經濟”飯碗……
——借助專家經驗,是開放辦奧的應有之義。
張家口市已經與芬蘭中南部城市拉赫蒂簽約成為友好城市。兩個城市在冬季運動及賽事、體育場館及設施建設、冰雪裝備製造等方面開展交流,實現産業合作……
——控制辦賽成本,是場館規劃設計考慮的重點之一。
本著總書記提出的“比賽場館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國經驗”,北京賽區大量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並創新性實現比賽場館具備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能力。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成功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成為世界首個實現“冰水轉換”的 “冰立方”……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儘管面臨新冠疫情挑戰,中國仍在堅實履行申奧承諾。
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作“重中之重”的場館建設,12個競賽場館克服重重困難於2020年底完工,按照冬奧會的舉辦要求按時交付,為處於“不確定性”之中的奧林匹克運動注入強心劑。
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連續兩天考察三大賽區,跟大家互動喊“加油”,給運動員和冬奧籌辦人員吃了定心丸。
“2022年相約北京!”習近平的“邀請函”早已發出。中國然諾,世界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