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論壇網評 | 將“卡脖子”變為“殺手锏”

2021-01-19 10:13: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準的自立自強,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挂帥’體制機制,加強創新鏈和産業鏈對接。”創新是加快科技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方能破解“卡脖子”難題,掌握一批“殺手锏”技術,不斷增強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近年來,我們以創新為動力,永攀世界科學高峰,實現了大量“從0到1”的突破,越來越多的科技領域閃耀著中國人的名字。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開放運作,“中國天眼”睜開了;嫦娥五號為“娘家人”帶回了來自“廣寒宮”的1731克珍貴禮物;“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深海成功坐底創造新紀錄……這一項項成就的背後,是我國持續走出一條科技發展的自主創新之路最有力的證明。成績值得自豪,但科技創新發展的步伐不能停止,一些關鍵領域被其他國家“卡脖子”的情況依舊需要引起重視。事實一再告誡我們,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眼下,世界形勢錯綜複雜、充滿矛盾,我們必須要有所警惕,儘早攻克“卡脖子”問題,把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挑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促進創新的第一資源。掰開“卡住脖子的手”,關鍵是要聚集一批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的人才隊伍。因此,必須一以貫之落實好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精準引才、精準育才、精準用才,持續造就更多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發展團隊,為科技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著眼于重大技術需求,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推行“揭榜挂帥”,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貼出“榜單”,以目標為導向廣納“帥才”,以結果為導向衡量“戰果”,摒棄以往對人才的刻板印象,英雄不問出處,讓真正有能力、有闖勁的潛力股一展抱負。同時,為在技術攻堅戰中鏖戰的人才給予更多的支援和理解,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包容屢戰屢敗、鼓勵屢敗屢戰,直至勝利時刻的到來。

  將“卡脖子”變為“殺手锏”,要善於做好創新鏈和産業鏈的對接,將兩塊“好鐵”熔成一爐“好鋼”。緊緊圍繞容易受制於人的産業鏈環節,激發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以産業鏈部署創新鏈、以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引導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力度,主動補齊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短板,切實打通生産製造和基礎研究之間的“最後一公里”。深化政産學研合作,充分統籌整合優勢資源,由政府牽頭實施,將駐地企業和擁有創新科技資源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起來,緊扣産業發展需要,共同開展技術攻堅,提高創新的成功率和效益,從而推動打造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産業鏈。(作者:何俊男)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