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快彌合鄉村數字鴻溝

2021-01-16 17:3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數字鄉村既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此後,有關部門相繼印發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文件,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指明瞭方向。

  對數字鄉村的報道很容易讓人以為我國全部鄉村皆是如此。事實上,數字鄉村仍在起步階段。在“未開墾”的廣袤鄉村,數字化建設仍需落地生根;在“已播種”地區,數字化建設還要挖掘潛力。記者採訪發現,憑藉移動網際網路和城鄉融合發展,城鄉間數字鴻溝正加快縮小,但鄉村內部的數字鴻溝卻有拉大趨勢。這種數字鴻溝正呈現出新特徵,從接入鴻溝轉向人力鴻溝、從技術可及性差異轉向數字使用性差異。建設數字鄉村就是要加快彌合城鄉間、鄉村間、人群間的數字鴻溝。

  探索數字鄉村發展,不僅要摸清當前發展水準,還要找到短板,讓更多社會資本流向這一領域。參與的企業要擺正心態,數字鄉村固然是藍海,但更要幫農民把農産品賣出去,讓農民分享收益。

  數字鄉村不是智慧城市的複製版。我國鄉村眾多,經濟水準、資源稟賦、人口結構等差異明顯,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類型鄉村的數字化發展方式。要接地氣兒,資訊服務要與鄉村振興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要開放包容,只要對農民有利,都應該歡迎。要從農業生産數字化起步,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的數字化改造作為主攻方向。

  數字鄉村成功的關鍵,是要構建起一套推進機制,探索建立政府“修路”、企業“跑車”、農民“收貨”的發展機制。政府負責公益資源整合,協調建好基礎“資訊高速公路”;運營商負責村級資訊站建設運營;服務商則負責提供各類商業服務和通道,通過擴大市場規模獲得收益。

  “十四五”時期,要把數字鄉村作為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和鄉村數字治理,讓廣大農民在資訊化上有更多獲得感。

[責任編輯:王博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