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疆電外送”暢通“能源絲路”

2021-01-11 15:1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入冬以來,用電負荷急劇攀升,新疆昌吉準東至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始大功率運作,每天約1.9億千瓦時新疆電能通過這條通道輸送至華中電網。

  從新疆準東到安徽古泉,一條蜿蜒3000余公里的電力“動脈”,撐起了中國中東部經濟發展的能源骨架,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隨著準東—皖南工程投運,“疆電外送”四通道主網架格局形成。

  2010年,“疆電外送”的序幕緩緩拉開。當年11月,新疆建成“疆電外送”第一通道——哈密至敦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了新疆併入全國電網;2013年6月,750千伏第二通道建成投運;2014年1月,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建成。

  哈密風電、光電資源豐富,電力總裝機超2199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疆前列。“十三五”期間,哈密累計外送電量2076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876億千瓦時,佔比42.2%。

  在位於哈密市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的三塘湖風區,道路兩邊整齊排列著一座座風力發電機,這裡是新疆九大風區之一,也是哈密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龍源巴裏坤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是該基地運營企業之一。龍源三塘湖風電場目前建成220千伏風電匯集站一座,有132台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龍源三塘湖風電場場長陳學增介紹,隨著“疆電外送”通道不斷擴展,棄風率連年下降,發電量也逐年增多。“2016年風電場年發電量2.6億千瓦時,2019年則達到4.6億千瓦時。”

  據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日,新疆電網裝機從1405萬千瓦增至9620萬千瓦,同比增長6.5倍,累計向我國19個省區市外送電量3400多億千瓦時。

  “疆電外送”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拉動了清潔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日,新疆電網風電裝機2009萬千瓦,光伏裝機1047萬千瓦,水電裝機721萬千瓦,清潔發電佔新疆電網總裝機四成,佔全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的4.5%。2020年1月至12月,“疆電外送”電量900多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50%。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助理張鋒説,之後還將規劃“網源統籌”,推動電源和電網同步建設、同時投運。“同時加強‘網源協調’,重點關注和解決次同步振蕩問題,並對新能源的大規模並網合理規劃。”

  鐵塔傲比胡楊樹,銀線輝映天山雪。“十四五”時期,新疆電網預計投資超1000億元,建成“內供七環網、外送六通道”主網架格局,來自新疆的能源將為更多城市提供可靠電力保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耿丹丹 通訊員 胡培根)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