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青網評:“原地過年”,小家更有大情懷

2021-01-10 10:17: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近日,多地發佈通知,倡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在務工地點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最走心的節日,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具禮儀感的習俗文化。經歷了去年疫情之下的特殊春節,不少人期待渴望著今年的春節。

  但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疫情防控形勢變得嚴峻,再度牽動人心。也許有人會説,去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春節為什麼還要倡導“原地過年”?這個問題,張伯禮院士已經給出了答案:因為季節不同,“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現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關鍵,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在這個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人民的健康安全、全國社會發展的安全穩定是大局,雖然鄉愁漸濃,但為了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我們還要儘量再忍一忍、熬一熬,挺過去了,再與親人團圓。

  “原地過年”對在外工作學習、特別是務工人員來説,意味春節難以與家人團圓。但特殊時期,這個“年”不是某個家庭的“年”,是屬於中華兒女的“年”,只有全社會都把疫情防控做到位了,才能讓“年”過得更安心。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從1月7日起,旅客在車站、鐵路12306網站等各渠道辦理2021年1月6日24時前已購列車的有效車票退票時,均實行免費退票。鐵路免費退票,必然會帶來損失,但再多的利益也比不上人民的利益重要。同樣是1月7日,浙江、江蘇等地的醫療隊已經支援河北,為人民的安全,他們又一次離開了自己的“小家”,去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一“退”一“進”,更讓我們感到“人民至上”。我們點讚暖心舉措、致敬逆行英雄,就是把精神的力量轉化為攻堅克難的澎湃動能,而最好的致敬,就是從我做起、躬身踐行。

  倡導“原地過年”,犧牲了很多家庭的團圓,因此我們的社會、社區、企業也有很多事要做。既要兼顧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春節過節的情感需求,為選擇異地過年的人們提供溫馨安全的過節環境。遊子們所在家鄉的黨政組織、社會單位,也要解決好他們的後顧之憂,安排好他們親人的節日生活。只有兩邊都無憂,才能讓“年”過得更安心。

  值得慶倖的是,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快速發展,能讓親人在“屏”上見面。在外的遊子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問候長輩、關心孩子、給親朋好友拜年,家人也都會給予理解。而在境外及中高風險地區確有返鄉需求的人,更要主動做好核酸檢測和隔離措施。小家雖不能團圓,但社會已然是一個大家庭,溫暖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為這個大家庭的安全付出一點,就能形成疫情防控的磅薄力量。

  在特殊時期,人在哪,家就在哪。家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積極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小家庭也有大情懷,我們祝福每一張笑臉,面向春天,讓生命從容綻放。(李群)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