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陣痛下的成長:以新規範新姿態擁抱未來

2020-12-27 15:41:00
來源:甜甜余味微信公號
字號

  11月2日首次約談螞蟻集團之後,人民銀行會同兩會一局,12月26日再次約談螞蟻。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隨後在答記者問中公開了更多權威資訊。

  前前後後的資訊梳理起來,以下三方面內容格外值得關注:

  首先,約談是落實中央政策部署的具體舉措。

  近半個月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對做好相關金融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黨中央高度重視,充分説明金融科技和平臺企業的規範健康發展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份量。

  正是因為如此,對平臺經濟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予以規範引導,在當下不僅極為重要、而且刻不容緩,金融管理部門出手既是職責所在、更是落實中央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根本出發點和目標在於維護好市場競爭的公開有序開展,校正不合乎規範的行為。

  從金融管理部門的表態來看,“依法依規監管金融市場主體”“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約束資本無序擴張”“維護公平競爭和金融市場秩序”,都是圍繞有效監管、規範治理展開的,這種規治措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國外的專業機構、主流媒體因此也大多持認同態度,比如《華爾街日報》就稱北京方面最近加強監管是“在向全球監管機構看齊”。

  第二,加強監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從提升交易透明度到嚴禁不正當競爭,從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到強調保護個人數據隱私,從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到完善公司治理……約談的內容,正是未來加強監管的方向。既提出了問題所在,也指明瞭整改的要求。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強調稱:

  “金融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鼓勵、支援金融科技企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遵從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守正創新,推動金融科技成為助推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力量。”

  從上述表述可見:對於金融科技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監管層給予了充分認可,未來也將繼續鼓勵支援其發揮作用、展現優勢;不同之處僅在於,要讓這股力量在規範的前提下發展、在守正的同時創新。

  商業從業者盡己所能、在被允許的範圍內努力創新、做大做強;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在制度框架內完善治理、優化規治,這才叫各司其職、各盡其用,也才是整個社會的生命力能不斷奔涌、展現勃勃生機的正途。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嚴管厚愛之下,金融科技才能擔當起助推國內國際雙迴圈重要力量的大任。加強監管,就是要扶正祛邪、治病救人,讓創新之路走寬走穩。

  第三,加強監管的政策取向是什麼?

  對於“加強監管的政策取向將遵循什麼原則”?金融管理部門的回應中,明確闡述了所為者何:

  除了“堅決打破壟斷,糾正、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堅持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依法保護産權,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保持我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和核心競爭力”被專門強調。

  從宏觀層面來説,加強監管是為了讓各市場主體能夠充分迸發活力、平等參與競爭,實現資源的更合理更充分配置、實現整個行業的更優發展;

  從業務管理來説,是為了讓所有金融活動都在監管之下有序進行,避免短視行為掏空未來發展的基礎、侵蝕真正做大做強的能力,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從保護市場主體來説,對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再次強調、對企業家精神的肯定,都是要給各類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讓想幹事、想幹成事的人放心、放手去幹。

  當事企業作為金融科技和平臺經濟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領軍者,對標監管要求,主動做好整改,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從長遠來看,將發揮巨大的榜樣作用和示範效果,提升我科技金融業的競爭力、讓我們的平臺經濟以更規範的姿態與國際接軌。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無論是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還是方興未艾的金融科技,都是新浪潮下的新事物,伴隨新特點新秉賦出現的,也少不了新問題新矛盾——加強國際監管、交流與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當下帶來的“陣痛”或許正是成長過程中不得不經歷的磨煉。

  讓我們多點歷史的眼光,拭目以待,迎接更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