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京彩好評: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2020-12-23 21:00:00
來源:北青網
字號

  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國家和民眾更加富有,珍惜糧食的美德仍然要持續發揚光大。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準的作用。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並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等等。(相關報道見03版)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文明用餐,杜絕浪費”……在各地餐館、食堂等場所,隨處可見這樣的提示語。長期以來,向餐飲浪費説“不”屬於文明道德調整的範疇,主要靠倡導、自律或相關公約的軟約束。近段時間,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法律之手以更加鮮明的態度、更加具體有力的措施,開始介入對餐飲浪費的規制,對收取剩餐費、禁設最低消費、開展“光碟行動”等事項做出明確規範。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之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出臺規定,餐飲經營企業可以向剩餐較多的消費者加收一定的費用,有的地方執行情況和社會反響不盡如人意。此次提交審議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出向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無疑更加權威、規範,有助於消除社會爭議,凝聚社會共識,能夠賦予餐飲服務提供者更多按標準收費的底氣,也能贏得消費者更多理解和支援,取得更好的貫徹落實效果。

  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入法之後,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明確。如果只有“廚余垃圾處理費”的法律概念,缺乏收費操作細則,“廚余垃圾處理費”有可能在一些餐飲經營單位成為糊塗費、爭議費甚至亂收費。因此,有必要在反食品浪費法立法中明確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的主體資格、標準、條件、流程、商家提示義務、反誤導義務履行方式、爭議解決辦法和消費者維權路徑等。這樣才能增強收費的操作性、規範性、合理性,才能讓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具備更明顯的法律特徵,推動建立全面完備的反食品浪費法律制度。

  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通過立法來反食品浪費,取得積極的成效。9月25日公佈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增加制止餐飲浪費,推動廚余垃圾減量的內容,包括要求餐飲經營者、單位集體食堂制止餐飲浪費,規定餐飲經營者提供自助餐的,在作出提示後可對剩餐超過合理限度的收取費用。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成為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餐飲浪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多地的創新與探索,為全國性立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於從完善地方和國家立法的角度,將依法遏制食品浪費工作推向深入。

  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國家和民眾更加富有,這種美德仍然要持續發揚光大,甚至可以説,國家和民眾越富有,越要強調反食品浪費的重要性。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反食品浪費國家立法邁出重要一步,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準的作用。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樊繼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