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品質發展】雲南華坪:去“黑”增“綠”,西南邊陲山區縣邁入黃金時代

2020-11-27 10:49: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11月21日訊(記者 嚴星)山路崎嶇顛簸,大巴車沿著盤山公路時而蛇行,時而停下與大貨車會車。220公里的路,整整花了6.5小時。

  華坪縣,行政區劃上隸屬於雲南省麗江市,縣城距麗江220公里、距昆明318公里、距四川攀枝花市中心45公里。

  11月18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品質發展”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這個西南邊陲山區縣,看到一組令人驚奇的數字:2020年上半年,常住總人口只有17萬餘人的華坪縣,地區生産總值達35.4億元,同比增長19.3%,比雲南全省(0.5%)、麗江全市(2.9%)分別高出18.8、16.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雲南全省第一。2019年,華坪縣每人平均生産總值3.5萬元,縣域經濟在全省排名躍升到第7位。

  金沙江畔,藍天白雲碧水襯托著“中國芒鄉 綠色華坪”的招牌。 (中國網記者嚴星/攝)

  這個全縣財政一度70%以上依賴於煤炭産業的山區縣,今年10月被命名為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煤炭工業的轉型、清潔載能産業的崛起、綠色經濟的騰飛……華坪以綠色轉型引領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初步實現了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目標,邁入發展黃金時代。

  去“黑”增“綠”,著力打好“綠色食品牌”

  山脈如脊,層林疊翠,江水如藍,金沙江奔流如帶。沿江兩岸,鬱鬱蒼蒼,芒果樹隨風搖曳,詩中美景,躍然眼前。

  華坪縣石龍壩鎮臨江村,71歲的退休教師王道相,在自家果園氣派的小洋樓接待來訪賓客。“沒種芒果之前,到處是荒山,看上去沒有一點生機,以前這個季節還不時冒出‘地火’。現在種上芒果樹,綠了荒山、富了口袋!”

  71歲的王道相前半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後半生種芒滿山坡。(中國網記者嚴星/攝)

  王道相説,他從2008年退休時開始嘗到種植芒果帶來的財富甜蜜,到現在已種有300余畝芒果樹,今年純收入可達93萬元左右。

  華坪縣石龍壩鎮黨委書記陳古周介紹,該縣礦産資源豐富,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産煤縣之一,2014年以來受全國煤炭行業去産能和停産整頓實施轉型升級的影響,全縣工業經濟斷崖式下滑。當時,鎮裏大部分煤礦主想把手中的積蓄盤活,鎮黨委引導全鎮形成“黑色産業起家,綠色産業致富”的共識,大力發展芒果産業,先後把60多名礦主發展成芒果種植大戶,成功探索出一條“礦業轉業、礦主轉行、礦工轉崗、礦山轉綠”的綠色發展新模式,走上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産業富民路。

  華坪縣石龍壩鎮黨委書記陳古周介紹有關情況。(中國網記者嚴星/攝)

  “目前全鎮3210戶種植芒果,佔全鎮農戶總數的92%以上;全鎮所有農村黨員、村(社區)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部種有芒果;9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有芒果。全鎮芒果總産值9.93億元,為全鎮每人平均創收6.8萬元。”陳古周説,芒果産業成了石龍壩鎮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優勢支柱産業。

  “老天爺給飯吃,再加上我們堅持綠色有機發展理念,以少花錢、不花錢甚至還營利的方式,把曾經光禿禿的荒山變為以綠色為底色的‘金山銀山’。金沙江水質也穩定達到功能區劃要求,水質達標率100%。”華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朝剛説,“十四萬”期間該縣將再發展10萬畝芒果,努力打造金沙江百里芒果長廊,把華坪芒果打造成百億産業,使之成為長江上游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的一道亮麗風景、一張響亮名片。

  “算大賬、算長遠賬”,持續打造“綠色能源牌”

  “隆基單晶矽棒等清潔載能産業項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從2016年的0增長到2019年的31.8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0增長到54.3%,直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1.6%,佔麗江市全社會用電量的33.8%,拉動全縣生産總值增長9.5%,帶動就業3500人。”華坪縣委副書記袁崇光説,華坪依託金沙江豐富的水電、礦産、光熱等資源以及區位優勢,以“算大賬”的氣魄持續發力打造“綠色能源牌”,推動全縣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建設全省清潔載能産業示範基地勢頭強勁。

  華坪縣工業園區企業産品展示。(中國網記者嚴星/攝)

  據介紹,華坪縣工業園區按照“一區三園”進行佈局,即石龍壩清潔載能産業園、興泉綠色建材産業園和榮將生物産業園。園區著力發展以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等清潔載能産業、兼顧發展綠色建材、生物資源和農副産品加工、物流業、旅遊業,發展定位為川滇地區體現産城融合、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現代新型産業園區之一。

  其中,石龍壩清潔載能産業園是“一區三園”的核心區,主要依託區位交通優勢和電力優勢發展清潔載能産業,入園企業41戶。園區內主要有單晶矽棒、石英坩堝、金沙雲區塊鏈大數據、五星石墨、鈍化鎂等重點項目。金沙雲大數據一期穩産運營,華品石英坩堝一期、金鎂工貿鈍化鎂全面達産,五星石墨一期成功試産,初步構建起了現代新型工業體系。

  數據顯示,華坪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從2016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8.6億元,增速從26%提高到61.7%,其中:全縣煤炭産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從2016年的13.2億元下降到2019年的2.9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2016年的67.6%下降到2019年的4.9%。

  袁崇光説,華坪工業已經從過去依靠簡單、粗放開發煤炭資源的單一型産業,向以單晶矽為主的清潔載能産業轉型升級,綠色清潔能源載能産業的引擎作用逐步顯現,已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和新增長極,縣域經濟實現由“黑”到“綠”的華麗轉身。

  立足“九度”調佈局,瞄準建設“品牌旅遊目的地”

  2017年,華坪縣因空氣品質優良被評為“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今年1月,華坪縣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中國避寒宜居地”稱號。數據顯示,華坪縣今年上半年共接待遊客36.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8億元。

  隨著華坪縣區位優勢、綠色資源優勢日益凸顯,山青水秀天藍、宜居宜業宜遊良好環境的不斷提升優化,今年8月,華坪縣確定:未來將立足“九度”(溫度、濕度、海拔度、潔凈度、優産度、和諧度、多彩度、光照度、美譽度)資源稟賦,依託作為“麗江東大門”和滇西入川重要通道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和麗江市旅遊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開啟全域康養旅遊新時代。

  華坪縣金沙江生態環境優美。(中國網記者嚴星/攝)

  麗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坪縣委書記余麗軍要求,堅持創意先行、規劃先行,走三産融合、産城融合發展之路,全力推進麗江華坪鯉魚河國際康養谷項目建設,積極創建省級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力爭早日把華坪建設成為麗江旅遊東部迎客廳、大香格里拉和大滇西旅遊環線全域康養旅遊示範基地、“中國芒鄉、華夏之坪”品牌旅遊目的地。

  “華坪全縣常住總人口約17萬人,銀行存款總額達97億元,每人平均存款5.8萬元。”華坪縣委副書記袁崇光説,作為地處西南邊陲民族地區的一個欠發達縣份,華坪以綠色轉型引領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爭取早日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産業結構合理、經濟實力雄厚、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綠色經濟強縣。

[責任編輯:王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