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媒文章:中國製造業頂尖地位不可撼動

2020-11-22 09:23: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道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11月18日刊載文章稱,中國的經營規模完全不同於鄰國;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具有極其廣泛的基礎;中國製造業實力持續發展,給發達和新興市場鄰國造成了深遠的挑戰。全文摘編如下:

  以為中國已過了製造業巔峰,這種想法既揮之不去,又誤導害人。

  中國製造業事實上極具韌性,正如它持續增長和全球出口競爭力所證明的那樣。中國製造業已經挺過了貿易戰和關稅戰,基本上未受傷害,而且已開始未雨綢繆,為國家在各類産品製造領域保持長期領先做準備,從汽車到消費類電子産品。

  誠然,某些製造業從中國搬到了鄰國。然而,供應鏈變化似乎並未對中國製造業不斷進步有何負面影響。

  一定程度上,這反映了一個事實:中國的經營規模完全不同於鄰國。其製造業産值超過亞洲其他國家的總和。該地區第二大製造業大國日本,製造業産出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而印度,雖然在“印度製造”倡議下努力發展製造業基礎,但是其産出僅約為中國的十分之一。而越南的製造業增長雖然引人注目,但是它的工業基礎僅為中國的一小部分,而且集中在相對少量的産品上。

  就此而言,某些生産轉移到鄰國並未損害中國的製造業基礎。事實上,與中國製造業活動巔峰已過的觀點恰恰相反,近年來中國製造業部門重新煥發了活力。2016年至2019年,以本幣計算的中國製造業産出是2013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三年,2017年和2018年增長尤為強勁。

   2016年以來,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出口所佔的份額事實上反而增加了,2019年佔比18%,是過去二十年來第二高的水準。

  這個增幅是其他任何一個出口大國所無法匹敵的。德國、美國、日本和韓國同期在全球製造業出口所佔份額全部下跌。在亞洲內部,2016年以來中國的出口價值增幅也超過了地區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

  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具有極其廣泛的基礎。它在全球的各類産品出口仍在增長,從勞動密集型産品到技術密集型産品,而且實際上過去三年間中國絕大部分製成品在全球出口市場上所佔份額都在增長,包括很多紡織品相關産品——可能是最易受工廠遷至境外影響的産品。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在越來越多的技術熟練型和技術密集型製造業活動領域建立了本土的競爭能力。在很多這類生産部門,中國公司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産品研發獲得國際領先地位。這反映在它們的競爭力提高和全球出口占比增加上。

  中國製造業實力持續發展,給發達和新興市場鄰國一樣造成了深遠的挑戰,更不用説政策了。發展和維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內容。中國的工業政策和潛在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到亞洲較發達的經濟體,先進的出口導向型産業被大量取代。

  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亞洲國家如何找到正確方法,適應中國大刀闊斧的工業化和無與倫比的競爭力帶來的結果。它們的回應,將決定中國在地區(如果不是全球的話)製造業等級制度的頂尖地位是否牢不可摧。

  世界主要玻璃生産商福耀玻璃工業集團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個生産車間。(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