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項目超過1100個

2020-11-21 11:4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11月20日在湖北武漢開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大會上透露,全國“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建設項目已經超過1100,並在多個領域取得一系列應用成果。工信部將制定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新階段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

  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已建設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1.8億,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技術先進、運作高效、資源集約的高品質5G網路正加快建成。與此同時,産業界積極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工信部不久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應用於工業網際網路的5G基站數量已經超過3.2萬個。

  在本屆大會開幕式上,肖亞慶介紹了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最新進展。他説:“全國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涌現出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端操控、現場輔助裝配、智慧理貨物流、無人巡檢安防等一系列應用成果。領先企業推進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應用範圍向生産製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覆蓋行業和領域日趨廣泛。”

  以機器視覺檢測為例,有機構統計,目前全國每天在生産線上肉眼檢測産品品質的工人超過350萬人,這種檢測無法避免差錯,一些企業開始用工業高清攝像頭拍攝産品照片,通過5G網路上傳到後臺,跟預存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産品照片進行比對,進而判斷産品品質。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説,這種檢測準確度和效率都大幅提升:“如果是比較複雜的零件,也是可以做的。只不過需要拿鐳射掃描,把零件的三維模型找出來,然後通過5G傳到後臺來比對。檢測時間從2—3天降低到3—5分鐘,鐳射傳輸要200兆(頻寬),也就是説,只有5G才能支援這樣的頻寬。”

  從全國來看,根據中國信通院估算,産業數字化也就是資訊技術在傳統産業應用所帶來的增加值去年已經達到28.8萬億元,佔GDP比重高達29%。在本屆大會舉辦地武漢,“5G+工業網際網路”已經深入汽車、航空航太、電子資訊、裝備製造、化工、冶金、煙草、醫藥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建議,接下來要加快多層次融合,通過“5G+工業網際網路”,支撐智慧工業體系建設。張軍説:“包括企業級的工業網際網路是製造過程的智慧,集團一級的就是上下游之間的全互聯。到了國家一級,希望能進行一種場景驅動,跨城的融合,來進行智慧賦能,來構造整個智慧工業體系的建設。”

  一些專家指出,隨著“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正在凸顯。9月份,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曾發起成立工業網際網路推進委員會,重點圍繞工業網際網路的戰略研究、標準體系、行業解決方案等關鍵方向開展工作。

  而在國家層面,工信部去年以來相繼發佈《“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和《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對“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推進舉措。肖亞慶表示,工信部接下來將明確新階段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他説:“制定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新階段的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加大對産業支援力度。高品質推進試點示範工作,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應用場景。高水準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引導産業佈局持續優化。”

[責任編輯:馬萌]